荆州骑兵本就匮乏,总数尚不及孙澎麾下的扬州骑兵。曹操倾尽数年心血才组建三千骑兵,黄祖仅有六百余骑且大多继承自刘表旧部,仅百人为新训。没有双镫辅助,培养合格骑兵需两至三年。
在这个时代,骑兵规模直接体现诸侯实力。孙澎水军已称霸长江,如今骑兵数量反超黄祖,扬州在精锐战力上占据全面优势。
众将正争论伏击地点时,诸葛亮与庞统相视而笑。孙澎见状追问对策。
一日后,孙澎率千骑抵达华容的消息传入张任军帐。张任凝视地图上的红旗标记沉声道:孝直,诸葛亮凭空多得千骑,你作何想?
** 环顾帐中诸将,从容应答:将军勿忧,我军非主攻部队。待襄阳江夏联军集结后,再谋对策不迟。
张任仍困惑:益州本可偏安,为何主动招惹孙澎?严颜亦附和:即便助黄祖退敌,我军能从荆州获利几何?
** 意味深长道:孙澎已据扬、交二州。若再取荆州,诸位认为他下一步会放过益州而去攻曹操吗?帐中顿时陷入沉思。
(
一旁的孟达不以为然:法孝直,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扬州水军再厉害,总不可能逆流而上突破三峡天险吧?
严颜捋须赞同:自古以来入蜀无非两条路。要么走我们出来的江州、永安这条水路,要么从汉中南下。孙澎就算拿下荆州,难道还能变出第三条道来?
张任闻言也转向 ** :孝直兄,会不会是你多心了?若我是孙澎,联合曹操对抗袁绍,或是与袁绍夹击曹操,哪条路不比入蜀容易?
** 环视三人凝重的神情,沉声道:诸位没看透孙澎的深意。
此话怎讲?张任追问。
** 指尖划过地图:孙澎近年大力扩充水师,海上势力已非昔日可比。他在琅琊建商港,又遣使与袁绍洽谈青州、幽州港口之事,分明是要以海运纵横捭阖。
海运制胜?严颜常年驻守蜀地,对 ** 大海毫无概念。
张任和孟达同样面露困惑,唯有早年游学琅琊的 ** 见识过浩瀚沧海。
诸位试想, ** 耐心解释,若孙澎通过海运调配物资,便能随时打破曹袁平衡。袁绍势大就助曹操,曹操占优则联袁绍。如此可令北方长期对峙。
孟达猛然警醒:你是说...孙澎要故意维持僵局?
正是! ** 击掌道,否则以曹操如今困局,孙澎真要北伐岂非易如反掌?
张任仍存疑虑:可孙澎为何非要北方两败俱伤?
深吸一口气道:如今孙澎根基尚浅,即便能攻占曹氏疆土,也无力消化。若曹操败亡,最终得利的必是袁绍。
若曹操覆灭,孙澎将直面袁绍,双方再无缓冲之地。届时若再有黄祖在侧窥伺,诸位觉得孙澎会如何应对?
张让颔首道:明白了。所以孙澎必须在袁曹决战前解决黄祖这个隐患。
严颜也醒悟过来:孙澎与黄祖有杀父之仇。若袁绍得势,黄祖必会联合袁绍共击孙澎。
孟达仍有疑惑:这些我都明白。但为何孙澎取荆州后就必然攻益州?
** 目光扫过孟达等人,暗自感慨。
孙澎的谋划能瞒过这些耿直武将,却瞒不过我法孝直!
这世上没人比我更懂孙澎!
军帐内的议事仍在继续。
面对孟达的疑问, ** 摊手道:因为他别无选择!
指着地图继续分析:即便拿下荆州,孙澎治下人口仍远逊于袁曹之和。
所以他必须维持北方两大势力的平衡,不让任何一方彻底压倒另一方。
孙澎需要曹操作为缓冲,又不愿其过强。若无海军这支奇兵,此刻他恐怕已与袁绍瓜分曹操领地。
但正因手握海军这张王牌,孙澎就有了更多选择。若他决定长期制衡袁曹,那么身边还剩下哪些威胁?
诸位不妨想想,还能有谁?
**说话间已透出几分不耐。眼前的三位将领作战勇猛、谋略过人,却总囿于眼前得失,缺乏长远眼光。**
**尽管再三解释,张任等人仍半信半疑——毕竟只是**的推测,若错了呢?
**忽然笑道:“不如与诸位打个赌?”
严颜这老顽固摆手道:“孝直直说便是,何必赌?老夫自然信你。”
张任却挑眉:“如何赌法?”
**不紧不慢道:“我先说个预言——今年孙澎必以粮援曹,诸位信否?”
张任追问:“莫非白送?”
**嗤笑:“孙澎岂肯吃亏?如今天下粮荒,唯独他手握余粮。可曹操囊中羞涩,即便按市价两倍购粮,孙澎仍亏。”
“既如此,孙澎会要何物抵粮?”
他目光一凛:“我断定——孙澎缺的是人!初时或索要军械战马,若曹操拒绝,必改口讨要流民。曹操境内饥民遍地,用这些‘累赘’换救命粮,换是不换?”
张任等人闻言,背脊倏地窜起一股寒意。**
然而三人越想越觉得 ** 的分析有理——孙澎缺人,曹操缺粮,可不就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