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来收购国债的全是刘璋的熟人,刘璋亲自进行线下交易。除了常规销售成嘟宝券外,他还额外准备了一份借据凭证。等到次年兑付时,客户需同时出示宝券与借据,双方当面销毁借据后,兑付方会另开收款证明。这套流程让孙澎的手下即便伪造了成嘟宝券,也无法 ** 刘璋。
刘璋在益州低调发展,生活反倒越过越红火。原本日渐衰落的东州兵团,竟意外出现了复苏迹象。
但论发展速度,孙澎完全不把刘璋放在眼里。他心想:尽管慢慢经营吧,待我的铁路网贯通全国之时,让你见识什么叫技术碾压。
孙澎麾下的军队,无论用于征战还是 ** 都绰绰有余。更关键的是,其中过半都是全职职业军人,随时能投入战斗且不影响农耕。反观曹操的部队仍以屯田兵为主,农忙时耕作,闲时训练,战力差距正不断拉大。
此时的孙澎完全沉迷于科技研发。除了采矿炼钢,他更不忘强化核心战力——海军。虽然造不出钢铁战舰,但在木质帆船领域,凭借先知优势仍能推动技术突破。他沿用水泥研发的老办法:直接驻守造船厂砸重金招募人才。虽然并非每个工匠都精通中世纪帆船,但高额悬赏下总能找到狂热的大航海爱好者。这些爱好者各有专业圈子,孙澎就动用财力整合集体智慧。于是扬州水师迎来全面升级。
建安八年五月某日,孙澎正在郊外工业区巡视新建的橡胶加工厂。
位于吴县的全新橡胶厂于今年三月建成投产。与朱崖岛的橡胶厂不同,吴县工厂主打产品并非鞋底,而是各类轮胎制品。
孙澎借助系统这项新功能,从专业技师处习得了古老的橡胶轮胎制造工艺。他借鉴后世共享单车的实心轮胎设计,在吴县开始批量生产这种运输利器。
最欣喜的莫过于扬州地区日渐普及的人力黄包车车夫。以往使用的木制车轮不仅费力,乘客也颠簸不适。换上减震效果卓越的橡胶轮胎后,车夫拉车轻松许多,乘客舒适度也显着提升。
普通百姓对这些橡胶轮胎同样表现出极大热情。在孙澎的推动下,运货用的独轮车和双轮板车率先换上橡胶轮胎,搬运货物顿时省力不少。这种轮胎不仅比木轮轻便,还具有防滑特性。虽然外观并不起眼,但使用者无不交口称赞。
孙澎研发橡胶轮胎还有更深层的考量——他已将目光投向自行车的制造。轮胎这个最大难题攻克后,其余部件对他来说都不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就自行车而言,链条堪称最复杂的部件。看似繁复的链条,实则由相同零件环环相扣组成。虽单个零件制作简单,但全靠手工锤打的装配过程异常耗时。这正是当前手工生产条件下最耗费工时的环节。
不过孙澎对技术团队充满信心。这支朝气蓬勃的研发队伍正逐步完善生产线。孙澎坚信,在前人智慧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下,技术突破指日可待。
视察完橡胶厂准备返程时,孙澎在工业区入口巧遇裴元绍。这位部下满面春风地迎上前来:主公,赵将军那边有了新发明,您要去看看吗?
孙澎一怔:赵将军那儿研制出新鲜玩意儿了?什么好东西?
裴元绍咧嘴笑道:禀主公,前些日子赵将军不是向您讨要了一批轮胎吗?赵将 ** 这批轮胎捣鼓出了一种新式战车!
战车?
这不是春秋时期的老古董吗?
赵云这是在玩什么名堂?历史重现?复古潮流?
孙澎顿时兴致高涨,翻身上马对裴元绍说:走,去瞧瞧。
骑兵营离工业园不远,当初将工业园建在骑兵营附近,正是为了在工业园遇险时能快速调遣机动部队支援。
来到骑兵营,孙澎远远就听见阵阵马蹄声中夹杂着车轮滚动的声响。
走近细看,孙澎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
我看见了什么?
这玩意儿,你跟我说是战车?
简单描述此刻孙澎所见:一匹战马两侧各挂着一个类似摩托车边斗的装置。战马左右的小车仅有一个外置轮子,两个边斗的车轮通过横轴从马腹下方相连。
此刻,战马两侧各站着一名持枪士兵。令人称奇的是,马背上居然没有骑手!
孙澎仔细观察,立即发现了其中玄机。
原来是由两侧战车上的士兵协同操控战马!这完全不同于传统骑兵的驾驭方式,两侧边斗完美护住了战马两翼,从此冲锋时再不用担心敌军砍马腿了。
虽然一匹马要拉动两个边斗和两名士兵,但由于马背没有骑手,实际负担比原先驮着一名骑兵还要轻省。
打个或许不太恰当的比方:是背着一个人走三公里累,还是用黄包车拉两个人走三公里累?
赵云这番别出心裁的设计,让一匹马能同时带动两名士兵。有了站立空间,士兵施展长兵器也比骑马时更加稳当。
孙澎发现这种战车存在明显缺陷——只能在平坦地形使用,遇到崎岖路面就容易倾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