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发现令孙澎欣喜若狂,他立即将核心技术数据交给刘晔研发。凭借充足的资金支持与上千名工匠的通力协作,当蒸汽船研制成功时,钢材铆接工艺也同步取得突破。更令人惊喜的是,刘晔团队在铆接基础上创新性地采用了包钢工艺,并在夹层涂抹特殊防水材料。经过反复测试,防水效果达到完全密封的标准。
虽然尚未在铁甲舰上验证防水性能,但孙澎已十分满意。这项技术突破不仅为未来铁甲舰奠定基础,更让铁路车厢的钢铁外壳率先投入实用。
从余姚返回吴县后,孙澎正打算休整,文聘突然前来禀报:去年徐州战役俘虏的张辽因伤势过重仍在休养,而乐进虽然伤势较轻却拒不归降。最终,孙澎将说服两位将领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忠实拥护者——江东头号孙澎推崇者文聘。
接到这个任务后,文聘一直没传回消息,孙澎差点都把这事忘了。如今孙澎兵强马壮,科技又远超袁绍曹操,对收服张辽、乐进这样的大将早没那么迫切了——再厉害的武将,也扛不住 ** 包的威力。
这天文聘突然来报,说张辽和乐进愿意归降。孙澎听完倒很平静,要是放在几年前,他还会为张辽八百破十万的典故警醒自己。如今军队改革成功,士兵们只认他发的军饷,根本不用担心将领拥兵自重。
跟着文聘去见了二人。张辽归顺很爽快,毕竟孙澎的妻子是吕布之女吕玲绮,算起来还沾亲带故。文聘只是简单对比了孙曹实力,又提到 ** 量产的事,张辽就答应效忠新主。
乐进就棘手多了。作为曹操起兵时的元老将领,按理说绝不会背叛旧主。但架不住文聘这张嘴——这位江东第一孙吹说起主公的丰功伟绩,简直比说书还精彩,愣是把乐进说动了心。
乐进日复一日承受文聘的言语攻势,从抗拒到麻木再到逐渐被说动。近 ** 甚至开始质疑自己追随曹操的初衷。
所谓匡扶汉室的崇高理想?他从未有过如此宏大的志向。反复自问后,乐进找到了最朴实的答案——不过是为了谋个好前程。武将所求,无非是封侯拜将罢了。
然而文聘每日的思想渗透正在瓦解乐进最核心的信念:对曹操必胜的绝对信心。这份信念曾支撑他度过最艰难的时刻,包括当年兖州叛乱时老巢被陈宫、张邈偷袭的危机。在乐进眼中,曹操就是天命所归,才能以四战之地横扫中原。
如今文聘用铁一般的事实逐渐粉碎了这个信念。特别是当文聘展示孙澎的海上军力时,乐进陷入了更深的恐慌。尽管文聘声称孙澎今年能同时向冀州、幽州投送两万兵力的说辞夸张至极,但乐进无从考证。去年那支运送八千人奇袭徐州的船队已让曹操不得不乞和。
最令乐进胆寒的,是记忆中孙澎召唤天雷的场景。每当想起那场连环雷击,他都会从噩梦中惊醒。若每场战役都能雷公助我,这仗还如何打得下去?
曹操能战胜能召唤雷电的孙澎?
不行,根本没那个实力。
逐渐认清现实的乐进,终于想明白一个道理:
人只要选对了阵营,有时不必拼命,也能一飞冲天。
而选错了方向,越是挣扎,失败就越近。
见到孙澎时,张辽总觉得他的眼神有些异样。
不过,孙澎只是瞥了他一眼,先对乐进开口:
“我知你念旧,不愿强逼人对旧主动手。”
“世家广阔,自有你施展才能之地,无需与曹操为敌。”
“不如打个赌?五年内,我不动一兵一卒,便能拿下徐州、豫州、兖州,你信不信?”
文聘暗呼:又来了!主公又要赌!
照往例,他既敢这么说,莫非真有把握?
可这怎么可能?
文聘越想越懵。
算了,管那么多干嘛?
跟着主公干就对了,动脑子的事让别人操心!
我文聘,忠心献给孙澎便是。
——
孙澎暂时将张辽、乐进调往荆州,交由周瑜历练。
南阳初定,亟需人手,荆州局势远比扬、交二州复杂。
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周瑜、鲁肃、诸葛亮之可贵,正在于文武兼修,内外皆能。
为稳荆州,孙澎两年间调集周瑜、庞统、诸葛亮坐镇。
足见其对荆州的重视。
荆州治理之艰,自古皆然。当年刘表耗费十载光阴,仍被地方豪族逐渐蚕食权柄。若非孙澎手握重兵,纵使周瑜才智过人,恐也难撼动这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势力。至多效仿曹袁旧例,以权柄相让,换取表面顺从或有限支持。
这方水土难治,更因其人口驳杂。自桓灵之世起,北地世家南迁荆州者不可胜数。以致乡音混杂,常有邻县之民相对难通言语。莫说汉时,即便后世鄂北之地,亦是方言百出,恍若集九州声韵于一域。孙澎昔年从军鄂省,同袍开口若非官话,便如闻异域之言。相较之下,粤语尚可辨其一二,鄂地乡音却令人茫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