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深那句“远水难救近火”的回应,如同冬日里的一盆冰水,彻底浇灭了沈清月对从星曜方面获得即时有效援助的希望。她清晰地认识到,在顾氏家族庞大而层级分明的体系内,顾言深个人的善意和努力,在面对这种需要雷霆手段的突发危机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流程、审批、协调……这些词汇背后是难以逾越的官僚壁垒和时间成本,而“Moonlight”此刻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
坏消息仍在不断传来。欧洲高端百货渠道暂停入驻的邮件如同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紧接着,几家原本对“破晓”签名款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国内顶级买手店也发来了暂缓合作的询问函。内部士气低落,设计部和生产部的同事在连夜攻关替代工艺方案后,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沮丧——周师傅那独步天下的手工技艺,绝非短时间内能够模仿或替代。财务模型显示,如果高端产品线停滞超过一个月,现金流将面临巨大压力,更不用说品牌声誉可能遭受的不可逆损伤。
压力如同实质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沈清月的肩头,也压在每一个“Moonlight”成员的心上。会议室里,应急小组的讨论陷入了僵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绝望的焦虑。李哲和杨薇看着沈清月日益苍白的脸色和眼下的阴影,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就在这山穷水尽之际,沈清月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办公桌上那份深灰色的文件夹——陆廷渊的战略投资意向书。那个男人,那个提出苛刻条件、却也在无声中给予她“兵法”的男人。他的方式冷酷直接,但他的资源和效率……顾言深无法比拟。
一种近乎破釜沉舟的决绝,在沈清月心中升起。她知道,向陆廷渊求助,无异于在危机时刻主动将软肋暴露给最危险的潜在对手,可能会让后续的谈判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但此刻,生存下去,比保留谈判筹码更重要。如果“Moonlight”挺不过这一关,一切未来都是空谈。
她深吸一口气,摒退了其他人,独自回到办公室,关上了门。窗外,夜色深沉,城市灯火如同冰冷的星辰。她拿起手机,没有拨打周铭的电话,而是直接找到了那个没有存储姓名、却早已刻入脑海的号码——陆廷渊的私人线路。这是她第一次主动拨打这个号码。
电话接通得很快,几乎是在响铃的瞬间就被接起。那边没有立刻传来声音,只有一种沉稳的、若有若无的呼吸声,透过听筒传来一股无形的压力。
“陆总,是我,沈清月。”她开口,声音因疲惫和紧张而略带沙哑,但努力保持着镇定。
“嗯。”电话那头,陆廷渊只回了一个单音节,低沉而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他没有寒暄,没有询问,仿佛早已预料到她的来电,只是在等待她开口。
这种极致的冷静,反而让沈清月乱糟糟的心绪强行安定下来。她不再绕圈子,直接切入核心,用最简洁的语言陈述了当前的危机:“我们核心供应商周师傅工坊被‘光年资本’高价买断,高端产品线面临断供。现有库存撑不了一个月,替代方案短期内无法突破。品牌信誉和现金流受到严重威胁。”
她陈述事实,没有夸大,也没有乞求,只是将最残酷的现实摆在对方面前。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然后,陆廷渊的声音传来,依旧没有任何波澜,却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切中了三个最关键的问题:
“第一,周师傅工艺的核心不可替代性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上?列出清单。”
“第二,‘Moonlight’现有高端产品线中,哪些款式对周师傅工艺依赖度最高?哪些可以通过设计微调或工艺降级暂时维持?优先级排序。”
“第三,除了周师傅,全球范围内,公开或未公开的,具备类似工艺潜力的工作室或个人,你们之前有过接触或评估吗?名单和评估结果。”
三个问题,没有一个涉及情绪安抚,没有一个空泛的承诺,全部直指解决问题的技术核心和行动路径。这完全符合陆廷渊一贯的风格——高效、务实、直击要害。
沈清月被这突如其来的、极具专业性的问题问得怔了一下,但随即,一种奇异的信心涌上心头。她迅速在脑中梳理信息,凭借对产品和供应链的深入了解,清晰、有条理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
“核心不可替代性主要在钛金属微编织的张力控制、特殊合金的低温焊接精度,以及欧泊类宝石的微镶技术三个方面,具体参数我可以立刻邮件发给您。”
“依赖度最高的是‘溯光’高定系列和‘破晓·极光’项链,‘星轨’系列的基础款可以通过简化编织工艺暂时维持,但会影响质感。优先级依次是保障‘破晓’签名款、然后是‘溯光’系列、最后是‘星轨’高端款。”
“我们之前评估过三家潜在替代方,一家在日本,两家在德国,但技术匹配度最高只有70%,且产能有限,沟通成本高。名单和评估报告我都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