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邪峰,藏书阁。
此阁并非宗门总阁,而是杨安安获赐星落峰后,依例建立的山峰藏书之所。虽初建不久,但凭借她“诛魔尊者”的权限与地位,已从总阁复刻、以及以其战功兑换了大量典籍玉简入驻。阁分三层,飞檐斗拱,古朴厚重,隐隐有书香与灵韵交织的气息弥漫。
杨安安直接上了第三层,此处收藏的多是涉及上古秘闻、奇门遁甲、星辰之道以及高阶功法心得之类的珍贵典籍,寻常弟子不得入内。
她并未急于去寻找特定典籍,而是先漫步于高大的书架之间,指尖拂过一枚枚温润玉简或古朴书卷,神识如涓涓细流,扫过其上的简介或封印灵光。
在“星轨石板”的辅助下,她对与星辰相关的气息异常敏锐。她希望能从这里找到更多关于石板来历、或是其上那些古老星图线索的记载。同时,关于稳定空间、乃至涉及不同世界壁垒的阵法知识,也是她暗中关注的重点。
数个时辰过去,杨安安已翻阅了数十枚相关玉简。大部分记载都流于表面,或是些神话传说,对于“星轨石板”这种层次宝物的直接记载几乎没有。不过,她也并非全无收获。
在一枚名为《星衍杂录》的残破玉简中,她找到了一段模糊的记载:“……太古有圣灵,观星移斗转,刻痕于石,以纪天轨,明造化之机……后逢大劫,石碎星沉,其痕散落诸界,得之者,或可窥命运长河之一缕微澜……”
这段记载虽语焉不详,且充满了神话色彩,但“刻痕于石,以纪天轨”这八字,却与“星轨石板”的功能隐隐吻合。而“石碎星沉,其痕散落诸界”,也解释了为何石板是残缺的。
“看来,这石板的来历,比想象中还要古老和惊人。”杨安安心中暗忖,“窥命运长河或许夸张,但推演事物轨迹,明晰规律,确实已触及因果与命运的边缘。”
她又寻了几部关于空间阵法的典籍,仔细研读。太玄门作为正道大宗,对于空间传送阵、秘境稳固阵法等着述颇丰,但关于跨世界、尤其是强行打通稳固世界通道的记载,却少之又少,且大多标明“禁忌”、“理论上可行,实则所需能量与代价非一界所能承载”云云。
这并未让杨安安气馁,反而更加明确了自己之前的判断——“归墟星门”的存在,必定涉及极其特殊的原因和条件,绝非普通空间阵法可比。其关键,恐怕还是要落在自身星辉灵根与那“星轨石板”之上。
将查阅过的玉简归位,杨安安正欲离去,目光却瞥见了角落书架上一部蒙尘的厚皮古籍——《太玄万年风物志》。此书并非功法,而是记载太玄门开宗立派万年来的山川变迁、人事更迭、乃至一些奇闻异事的杂记。
心念微动,她将其取下。修为到了她这个层次,有时机缘并非只在功法秘术之中。她随意翻开,神识快速扫过。
书中记载多为琐碎,某年某月某长老突破,某峰灵脉异动,某次宗门大比魁首等等。然而,当她的神识扫过约莫七千年前的一段记载时,却骤然停顿。
“……是年,天外有流火坠于宗门西北陨星山,其光炽白,星力澎湃,三日乃熄。掌门率众往查,唯见焦土深坑,残留奇异石屑,蕴含至纯星辉,然触之即溃,难以收集。疑为天外星辰碎片,然其力暴烈,与本土星石迥异,收录入库,列为‘异星残骸’……”
“天外流火……奇异石屑……蕴含至纯星辉……触之即溃……”杨安安反复咀嚼着这几个词,眼神越来越亮。
“星轨石板”的材质非金非玉,坚硬无比,但其气息苍茫古老,确实不似此界常见之物。而这“异星残骸”的描述,虽然后者触之即溃,但同样指向了天外星辰,且力量属性特殊。
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那坠落的“流火”,是否就是“星轨石板”或者其他类似碎片的来源?而石板能保存完好,或许是因为其本身就是更核心的部件,或者经过了更特殊的炼制?
这个发现,让她对石板的来历有了一个更具体、更贴近此界历史的猜测方向。或许,宗门库藏之中,还留存有当年收集的那些“异星残骸”样本?
她将这条信息记下,决定日后有机会,定要去库藏查看一番。
放下《太玄万年风物志》,杨安安离开了藏书阁。此番查阅,虽未直接找到开启星门之法,但关于石板的线索有所推进,对空间阵法的认知也更加清晰,算是不虚此行。
---
接下来的日子,杨安安并未再次闭关,而是开始着手真正整合与经营诛邪峰。
她首先召见了以石勇、苏婉、孙淼、木桓为首的诛邪营核心层,详细了解了目前峰内的人员构成、资源分配、日常运作以及弟子们的修炼进度。
诛邪营经过深渊之战与后续补充,现有正式成员三百余人,其中筑基期占七成,金丹期包括石勇等人在内约有三十余人。此外,还有依附于诛邪峰的外门、杂役弟子近千人。这股力量,在太玄门各峰之中,已不算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