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的晨光刚给银杏巷镀上嫩绿,陆昭衍就站在 “希望续梦” 银杏苗旁,指尖抚过冒尖的新芽 —— 褐红芽尖裹着鹅黄绿,像缀了串翡翠铃铛。“晚晚,新芽比去年早了五天。” 他回头时,正撞见苏晚抱着竹篮走来,颈间的腊梅项链与新戴的樱花银坠相碰,“嫁接工具都核对过了?接穗要选芽体饱满的,砧木别弄混粗细。”
苏晚踮脚帮他拂去肩头的樱花瓣,指尖蹭过他沾着松脂的袖口:“早分类好啦,一年生接穗装木盒,三年生砧木放竹筐,刚做的布手套都绣了小芽图案。” 她掀开竹篮,里面是叠好的豆绿色研学马甲,“每个马甲口袋都缝了樱花布贴,孩子们装工具像揣着小春天。” 帆布包侧袋还塞着罐青团,是前晚和茶农学做的,“小念说想尝尝城里的艾草味,豆沙馅留了无糖款。”
“想得比我还细。” 陆昭衍把竹篮放在推车上,车斗里堆着顾言连夜整理的嫁接图谱和林溪准备的拓印材料,“顾言说要拍‘春芽嫁接’纪录片,林溪做了植物拓印手册,里面藏着叶片寻宝游戏。” 他突然从口袋摸出个丝绒盒,里面是枚樱花造型胸针,花瓣嵌着淡粉的贝母,“春天的专属礼物,配你今天的薄荷绿毛衣正好。”
顾言的大嗓门从巷口炸开时,他正扛着块嫁接示范板狂奔,林溪跟在后面抱着捆棉布,发间沾了片银杏新叶。“昭衍哥!等会儿!” 顾言把示范板往地上一放,喘得直拍胸口,“本来想带全套嫁接刀,结果落了最锋利的那把,还好林溪带了应急工具!”
林溪无奈地摇头,却从帆布包掏出个工具包:“我猜你只顾着核对图谱,肯定忘带备用刀。” 她翻开包,里面有磨好的美工刀、细砂纸和替代绑带的棉线,“这是上周准备的,美工刀磨锋利能切接穗,棉线绑缚比胶布透气。” 苏晚看着她耳尖的绯红,想起冬日冰灯的模样,笑着打趣:“现在连‘嫁接急救包’都成双人份了?”
八点整的赏杏巴士准时停在巷口,车身上的银杏涂鸦缀满了樱花瓣,像撒了把碎粉。双马尾女孩背着个豆绿色书包,里面装着给小念的拓印布袋和樱花标本,跑起来时,书包上的铃铛吊坠与新挂的芽形挂件撞出轻响。“姐姐!我把布袋洗干净了!” 她举起布袋,棉麻质地泛着柔光,“还要拓上银杏叶送给小念!”
最小的男孩拽着妈妈的手,怀里抱着个竹制小铲 —— 是前晚和爸爸一起打磨的,木柄刻着螺旋纹路。“哥哥,” 他把小铲递给陆昭衍,“这个送给山里的小朋友,挖春笋不会伤手,等下我们一起学嫁接好不好?” 陆昭衍蹲下来,发现铲刃包着软木套,是男孩早上刚缠的:“这是你熬夜磨的吧?边缘比我的工具还光滑。” 男孩点点头,把小铲抱得更紧:“小念说山里的银杏要嫁接才结果,我要帮她种能结果的树。”
书店里早已摆满春的气息。“嫁接展区” 的木架上摆着分好类的接穗和砧木,最上层挂着 “四季童梦” 的春芽海报,图谱上用红笔标注着 “丁字形芽接” 步骤;“拓印区” 铺着厚棉布,摆着橡胶锤、胶带和白色棉布袋,墙角堆着待拓的新鲜叶片;“暖食角” 的蒸笼里飘着青团香,艾草味混着樱花香漫出窗外。林溪正教顾言打磨备用刀:“把刀刃斜磨三十度,切接穗才不会伤芽体。” 顾言笨手笨脚地蹭砂纸,指尖碰到她的手时立刻红了耳尖:“听你的,你磨的刀比专业工具还好用。”
九点整,山里的孩子们涌进书店。小念穿着豆绿色外套,手里举着个春笋标本盒,直奔双马尾女孩:“我等你好久了!” 两个女孩抱在一起,交换了礼物 —— 拓印布袋装起了春笋标本,樱花标本夹进了银杏笔记本。最小的男孩被几个山里娃围着看小铲,他掀开软木套:“这是挖笋神器,我教你们认春笋!”
李老师笑着递过个竹篮:“山里的春笋冒尖了,孩子们要一起做春笋汤。” 竹篮里装着白嫩的春笋和新鲜香菇,篮沿贴着张便签:“春笋要焯三分钟去涩,香菇最后放才鲜。” 苏晚蹲下来闻了闻,清香混着青团香扑面而来:“我带了枸杞和姜片,炖出来的汤更暖身。” 陆昭衍已经挽起袖子,拿起接穗:“我带孩子们学嫁接,你和林溪教拓印。”
“春芽寻宝” 游戏率先开场。林溪给每个孩子发了张任务卡:“找到三种不同形状的新芽,就能换拓印材料。” 双马尾女孩和小念手拉手在书架间找新芽,银杏芽像小矛头,樱花芽像小圆球,最珍贵的是片心形的紫荆芽。最小的男孩蹲在银杏苗旁,小心地拨开泥土:“这个春笋要留给沉默女孩,她喜欢脆笋。” 陆昭衍跟在后面,悄悄把保湿的蛭石袋放进孩子们的工具包:“嫁接后保湿才容易活。”
嫁接区的教学格外认真。陆昭衍先在示范板上演示:“接穗要削成盾形,芽片上得带护芽肉。” 他握着最小男孩的手,在接穗上方半厘米处横切,刀刃刚好达木质部,“砧木切口要像‘丁’字,这样芽片才嵌得牢。” 小念踮脚看着砧木上的芽片,突然举手:“去年的银杏苗能嫁接吗?” 陆昭衍笑着点头,把她的小手放在绑带上:“你来绑最后一圈,要绑紧才不会进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