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那间冰冷的出租屋,李双林反锁好门,背靠着门板,才允许自己显露出一丝后怕和疲惫。
与王猛的街头对峙,看似他占据了上风,用言语刺痛了对方,但实际上,他是在走钢丝。王猛那种亡命之徒,被逼到绝境,什么事都可能干得出来。今天他能当街威胁,明天就可能制造一场“意外”。
愤怒和冲动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他走到那面“线索墙”前,看着上面纵横交错的关系网和王猛那个被红圈标注的名字,眼神逐渐变得冷静而深邃。
硬碰硬是不行的。他现在势单力薄,处于绝对的下风。王猛掌握着暴力机关,在地方上盘根错节,甚至可能有更高层的保护。正面冲突,无异于以卵击石。
那么,唯有智取。
《孙子兵法》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他不能跟着王猛的节奏走,不能被他的挑衅激怒而自乱阵脚。他需要跳出这个局,从更高的维度来谋划。
“以静制动”。他想起这四个字。
现在,他需要隐忍,需要蛰伏。表面上看,他就是一个被停职、被孤立、被迫搬离、甚至当街受辱的失败者。他要让王猛和他的同党产生一种错觉——李双林已经不足为虑,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只有这样,对方才会放松警惕,才会露出破绽。
而在他“静”的表象之下,是更加紧锣密鼓的“动”!
他重新坐回电脑前,开始梳理目前可用的资源和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陈静这条线不能断,但近期不宜主动联系,以免给她带去不必要的风险,也避免暴露自己。他需要等待陈静那边关于“青城项目”资金调查的进展。
林燕那条线,是外部舆论的关键。他已经投下了“青城项目”这颗石子,需要等待涟漪扩散。他不能频繁联系,否则容易暴露,但他可以关注省报的电子版和相关新闻,判断舆论的动向。
周国良这张牌,是最后的杀手锏,必须在最关键的时刻打出,争取一击必杀。现在远未到时机。
那么,他自己还能做什么?
他看向“线索墙”上的“待查线索”。
“‘上面的人’真实身份”——这是核心谜团之一。不找出这个人,即便扳倒王猛,也可能只是断其爪牙。
如何查?他没有任何权限,也没有人脉。唯一可能的方向,就是从王猛、刘富贵、吴天豪等人的社会关系、升迁轨迹、异常消费等方面进行反向推断。但这需要海量的信息和专业的分析,靠他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完成。
“张万和死亡直接证据”——除了那段录音,还需要更扎实的物证,比如王猛杀害张万和的直接证据,或者那27分钟通话的官方合法记录。这更是难如登天。
似乎陷入了僵局。
李双林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难道只能被动等待?
不,一定还有他忽略的地方。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线索墙”,最终停留在“资金流向”和“利益关联”这两个区域。
资金……账目……公司……
突然,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他的脑海!
刘富贵和吴天豪控制的那一堆空壳公司!这些公司既然是用来转移资金的,那么它们就不可能完全静止,必然会有一些经营活动来伪装,比如开具虚假发票、进行虚假交易、支付一些必要的“成本”!
而这些经营活动,必然会留下痕迹!比如,银行流水、税务记录、工商年报等等!
虽然核心的账目在U盘里,但这些公开或半公开的信息,如果能够获取并进行大数据分析,是否能够发现一些与U盘账目相互印证的规律,或者……甚至发现U盘账目之外的新线索?
比如,这些空壳公司是否还涉及其他未被发现的贪腐项目?它们的资金最终流向了哪些个人账户?这些账户的持有人,是否与那个“上面的人”有关联?
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一个不需要权限,只需要技巧、耐心和海量数据挖掘的思路!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也是危险的深渊。他需要极其小心地,在网络上追踪这些公司的蛛丝马迹。
他看了一眼窗外,天色已经大亮。他需要一些工具,一些方法。
他决定,今天就去县城的网吧。那里人员混杂,网络相对匿名,是进行这种调查的理想场所。他需要下载一些公开的工商数据查询软件,学习一些网络信息搜集和数据筛选的技巧。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他仔细地检查了“线索墙”,确保没有任何纰漏,然后将笔记本电脑和所有重要资料再次妥善藏好。
他换上一件更不起眼的旧外套,戴上一顶旧的鸭舌帽,稍微改变了一下自己的形象,然后深吸了一口气,走出了出租屋。
他要去县城。在公开的网络上,开辟一条隐秘的第二战场。
然而,他并不知道,在他离开后不久,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出租屋附近的巷口,看着他离去的方向,掏出了手机……
喜欢三日惊雷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三日惊雷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