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青云镇党委会议室没有开灯,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室内染成一片温暖的橙黄。
椭圆会议桌旁,只坐了寥寥数人。李双林坐在主位,左边是赵国庆,他换下了警服,穿着一件半旧的夹克,坐姿却依旧如松,脸上的皱纹在夕照下如同刀刻。右边是周凯,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闪着幽光,映着他年轻却沉稳的脸。旁边还坐着两位在韩东风案中表现出坚定立场、被李双林视为肱骨的部门负责人。
没有茶水果盘,没有会议议程。这更像是一次战友间的聚首。
李双林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这些都是在他最艰难时刻,没有背弃,甚至敢于与他一同赴险的兄弟。
“今天没别的事,”李双林开口,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就是想跟大家坐一坐,说几句心里话。”
他拿起桌上的烟,递给赵国庆一支,自己也破例点上一支。辛辣的烟雾吸入肺腑,带来一丝轻微的眩晕感。
“老赵,”他看向赵国庆,“翠湖峰景那次,要不是你挡那一下,我李双林现在可能没法坐在这里说话了。”
赵国庆嘬了一口烟,浑浊的烟气从鼻孔喷出,咧嘴一笑,露出被尼古丁熏黄的牙齿:“陈年往事了,提它干啥。我老赵皮糙肉厚,挨一下不碍事。倒是你,当时那眼神,够狠,像要吃人。”
众人都笑了起来,气氛轻松了些许。
李双林又看向周凯:“小周,还有你们几位,”他的目光掠过另外两人,“那段时间,顶着压力,跟着我东奔西跑,查账的查账,盯梢的盯梢,没少受委屈,也没少担风险。”
周凯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却坚定:“李书记,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该做的事……”李双林重复了一遍,轻轻弹了弹烟灰,“可这世上,有多少该做的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人去做,或者不敢去做。”
他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韩东风倒了,我们赢了。但大家应该都感觉到了,外面的风声,有点不一样了。”
赵国庆冷哼一声:“一群怂包!见着真章就软了脚!怕咱们手里的刀,下次落到他们脖子上!”
“老赵说得没错。”一位部门负责人接口,“现在很多部门对接工作,客气是客气,但透着股子防备,生怕被咱们揪住小辫子。”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李双林掐灭了烟头,“好事是,他们怕了,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使绊子、搞破坏。坏事是,这种畏惧,会变成无形的墙,把我们孤立起来,让我们今后的工作,尤其是需要跨部门协调的工作,难度倍增。”
他身体前倾,目光灼灼地看着众人:“所以,我把大家叫来。就是想告诉大家,未来的路,可能会比扳倒韩东风更难走。明的枪少了,暗的箭会更多。我们面对的,可能不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种惯性的力量,一种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甚至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氛围。”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这个小团体,越要抱成团,拧成一股绳!我们是彼此的后背,是能在迷雾里互相照应的灯塔!我李双林在这里撂下一句话:只要我还在青云镇一天,就绝不会让跟着我、信任我的兄弟,流血又流泪!”
这番话,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赵国庆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哐当作响:“没说的!双林,你指哪儿,我老赵打哪儿!皱一下眉头,算我孬种!”
周凯用力点头:“李书记,我们跟你走到底!”
另外两人也纷纷表态,眼神坚定。
看着这一张张充满信任和决然的面孔,李双林心中那股因孤立而产生的寒意,被一股暖流驱散。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拥有这个时代最宝贵的东西——一个可以托付生死的团队。
就在这时,他放在桌上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发出嗡嗡的震动声。来电显示是一个省城的号码,名字是——肖雅琴。
李双林微微一愣,对众人做了个抱歉的手势,拿起手机走到窗边接听。
“喂,雅琴?”
电话那头,传来肖雅琴一如既往温柔,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关切的声音:“双林,忙完了吗?”
“刚开完个小会。”李双林看着窗外逐渐沉入暮色的城镇,语气不自觉地柔和了些。
“听说……清源那边动静很大,你……没事吧?”她的声音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探询。
“我很好,事情都过去了。”李双林轻声道。
“那就好。”肖雅琴似乎松了口气,停顿了一下,声音忽然低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和坚定,“我……有点想你了。”
李双林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心头掠过一丝复杂的涟漪。青大校园里的同桌时光,那个总是安静坐在他旁边,眼神清澈的女孩……
不等他回应,肖雅琴继续说道:“我爸妈也看到关于清源案的新闻了,提到了你。他们……很关注你。爸爸还说,年轻人有魄力是好事,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保护好自己。他们……希望你有空的时候,能来省城家里坐坐,吃顿便饭。”
这番话,信息量极大。肖雅琴的父母,那位在省政府担任要职的高官,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了某种认可和……招揽?
李双林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波澜,语气平稳而客气:“谢谢叔叔阿姨的关心。等这边工作理顺一些,我一定登门拜访,当面向叔叔请教。”
他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给出了一个得体的回应。
又闲聊了几句近况,肖雅琴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
李双林握着发烫的手机,久久伫立窗前。省城那条看似突如其来的橄榄枝,如同投入湖面的又一颗石子,在他原本就不平静的心湖中,激起了新的涟漪。
团队的凝聚,让他有了坚实的根基。而来自更高层面的关注,则为他打开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机遇与挑战,总是相伴相生。
喜欢三日惊雷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三日惊雷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