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希望哨站”。
这三个字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在苏晚晚死寂的心湖中荡开一圈微弱的涟漪。希望,这个词在经历了“摇篮”的崩溃、霍铭辰的“陨落”与这片绝对孤寂的废墟之后,显得如此奢侈,又如此……脆弱。它可能是真正的救命稻草,也可能是一个精心布置、利用他们绝境心理的、更加致命的陷阱,就像“模仿者”曾经伪装成的求救信号。
苏晚晚低头,看向怀中那破损装置内微弱的星辉。它依旧沉寂,只是在她生命能量的持续温养下,那丝冰冷与破碎感似乎减弱了微不足道的一丝,属于霍铭辰的本质光芒则显得稍微稳定了那么一点点。这微小的变化,却给了她无穷的力量。
他没有彻底消失,她就绝不能放弃。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她也必须抓住。
“我们得离开这里。”她对着那微弱的星辉轻语,语气坚定。
目标明确,接下来就是执行。这个小型避难所残骸,显然无法提供远航的能力。苏晚晚开始更仔细地搜寻,不放过任何角落,寻找一切可能利用的物资和线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避难所更深层,一个几乎被坍塌物掩埋的机库里,她发现了一艘小型飞船。它同样残破不堪,船体上布满了撞击和腐蚀的痕迹,引擎部分似乎遭受过严重的损坏,静静地躺在那里,如同一条搁浅的死鱼。但相比起完全绝望,这至少是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
(承)
苏晚晚将怀中的“星尘”装置小心翼翼地安置在一个相对稳固的位置,开始检查这艘飞船。能源几乎耗尽,生命维持系统勉强能运作,导航系统完全离线,引擎核心有多处熔毁迹象……问题多得令人绝望。
但她没有气馁。光徊长老留下的信息库虽然大多艰深难懂,但其中关于基础能源工程、星舰维护(尤其是“织网者”及相关文明的早期技术)的部分,此刻成了她唯一的救命手册。
她按照信息库中的指引,将搜寻到的尚存能量的电池并联,尝试为飞船的核心控制系统供能。火花在破损的线路间闪烁,控制台屏幕在明灭数次后,终于艰难地亮起,显示出大量红色的故障代码。
导航数据库损毁,无法定位。通讯阵列功率低下,只能接收,难以主动发出强信号。最麻烦的是引擎。
苏晚晚来到引擎室,看着那复杂而残破的聚变核心,以及旁边标注着“跃迁驱动器(损坏)”的部件,眉头紧锁。常规飞行或许还能勉强修复,但没有跃迁能力,在这动辄以光年计的宇宙尺度下,他们根本不可能抵达那个信号来源不明的“希望哨站”。
她尝试调动“播种者”的力量去感知引擎的结构,希望能找到修复的可能。然而,她的力量更偏向生命与能量疏导,对于这种精密的物理机械损伤,效果甚微。
难道就要被困死在这里了吗?
就在她几乎要再次被无力感淹没时,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引擎室墙壁上的一处异常。那里有一个不起眼的、与周围格调不符的接口,接口旁的铭文并非通用语,而是……一种扭曲的、仿佛活物般的符号!
是“模仿者”的印记?!苏晚晚心中一凛,瞬间戒备。
但仔细感知,那里并没有活跃的恶意能量,只有一丝极其微弱的、早已沉寂的残余波动。似乎是很久以前,有“模仿者”的造物(或者被它们感染过的设备)曾连接在这里。
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念头在她脑海中闪现。
(转)
“模仿者”拥有高超的空间技术,它们能进行亚空间潜航,甚至能模仿和干扰跃迁信号。这个接口,会不会是它们曾经试图破解或利用这艘飞船的跃迁驱动器时留下的?如果是,那么它们的技术思路,是否还残留了一些痕迹?
这个想法让她不寒而栗。利用敌人的技术?这无异于与虎谋皮。但……这是目前唯一的可能性。
她深吸一口气,再次将意识沉入光徊长老的信息库,这一次,她强忍着不适与排斥感,专门搜寻那些关于“模仿者/虚无之影”技术特征的分析,特别是关于它们空间操作的原理描述。
信息晦涩而危险,充满了扭曲的逻辑和悖论般的概念。她看得头晕目眩,精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渐渐地,她结合眼前这个破损的跃迁驱动器和那个异常接口,似乎摸到了一点门道。
“模仿者”的跃迁并非完全依赖于引擎本身的功率,它们更擅长利用空间的“褶皱”和“薄弱点”,进行一种类似“滑行”的短途、快速移动。它们的技术核心,在于“定位”和“撬动”,而非“蛮力”突破。
这艘飞船的跃迁驱动器虽然损坏,但其核心的空间坐标计算单元和能量引导矩阵,或许……还有部分功能可以利用?如果她能提供一种不同于常规能源的、更“柔和”且能模拟空间波动的能量……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被安置在一旁的、蕴藏着霍铭辰星辉碎片的装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