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城内临时落脚的隐秘小院,已是后半夜。吴指南和黑衣人各自散去休息,李白却毫无睡意。他盘膝坐在静室中,指尖无意识地在青莲剑冰凉的剑身上划过,脑海中反复回响着在太阴阁分坛的所见所闻。
“承天门……惑神香……幻阵核心……”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如同阴云般笼罩心头。太阴阁的计划显然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其严密和庞大远超他最初的想象。仅仅一个汴州分坛,就展现出如此森严的戒备和诡异的氛围,那位于权力中心长安的总坛,又该是何等龙潭虎穴?
更重要的是,那个年轻修士提到的“惑神香”改良成功。此物他在鬼市有所耳闻,据传是太阴阁秘制的一种迷香,能极大程度地放大和引导中术者的情绪,配合幻阵使用,威力倍增。效力提升三成……这意味着月满之夜,承天门前的幻术威力将更加恐怖,届时恐怕连心智坚定的武者或修士也难以幸免。
“必须尽快摸清他们幻阵的底细,找到破解之法。”李白喃喃自语。被动防御终究落了下风,唯有知己知彼,方能寻得一线生机。
他想到了分坛通道内那无处不在的惑心幻雾,以及那年轻修士提及幻阵测试时狂热而笃定的眼神。太阴阁内部,必然设有测试忠诚与心志的幻阵,用以筛选核心成员。若能亲身体验一番,或许就能窥得其幻术运作的某些规律和弱点。
这个念头一经生出,便如同野草般疯长。风险极大,一旦在幻境中迷失,轻则心神受损,重则彻底沦为太阴阁控制的傀儡。但收益也同样诱人。
“「太虚剑心」已初步稳固,或可一试。”李白对自己的剑心有着相当的自信。这是源自前世师门至高心法的根基,澄澈明净,最能破除虚妄。
他不再犹豫,重新闭上双眼,但不是运功调息,而是将心神彻底沉入「太虚剑心」的境界。识海中,那面无形的心镜高悬,映照自身,纤尘不染。随即,他分出一缕极其细微的神念,如同蛛丝般,小心翼翼地探向怀中那枚依旧带着阴冷气息的幽玄令。
这令牌既是信物,或许也承载着太阴阁独特的能量印记,甚至可能是一个微型的定位或连接节点。他试图通过这缕神念,反向感应、模拟,乃至主动“连接”到太阴阁那庞大的幻术网络中去。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而危险的尝试,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神念甫一接触幽玄令内部那阴冷的能量结构,李白便感到一股强烈的晕眩和排斥感袭来,无数纷杂混乱的低语、扭曲的光影碎片试图沿着这缕神念涌入他的识海。
他立刻稳固「太虚剑心」,心镜光华流转,将那些外来杂念一一荡开、净化。同时,他调整神念的频率,不再强硬对抗,而是尝试着去理解、去融入那阴冷能量的波动节奏。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只是一瞬,又仿佛是漫长的一夜。当李白的神念频率与幽玄令内部的某种核心波动达成一种微妙的、脆弱的同步时,他眼前的景象骤然崩塌、变幻!
静室、烛火、身下的蒲团……一切熟悉的景物都消失了。他仿佛坠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旋涡,四周是飞速掠过的、扭曲变形的色彩和声音。
当一切稳定下来时,他发现自己站在一座熟悉的山门前。
青石台阶蜿蜒向上,两侧古松苍翠,云雾缭绕。山门匾额上,三个铁画银钩的大字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青城山”。
是他前世拜师学艺的师门!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悸动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缕松风,都带着记忆深处最温暖的烙印。他看到年轻的自己,正与几位同门师兄在山门前演练剑法,剑气纵横,笑声朗朗,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充满了朝气与希望。
“太白,发什么呆?快过来,师父要检查功课了!”一位面容憨厚的师兄笑着朝他招手,那笑容如此真实,仿佛触手可及。
李白几乎要迈出脚步,融入那片温暖的阳光中。但他立刻警醒,这是幻境!是太阴阁幻阵根据他内心最深的眷恋与遗憾,编织出的第一重陷阱!
“虚妄!”他低喝一声,识海中「太虚剑心」光芒大放,如同利剑斩破迷雾。眼前的青城山景象如同水波般荡漾起来,师兄们的笑容凝固、碎裂,最终化为缕缕青烟消散。
然而,幻阵并未停止。景象再次变幻,这一次,是血腥与烈火。
喊杀声震天,魔道妖人攻破了山门,昔日祥和的修炼之地沦为修罗场。他看见敬爱的师父为了掩护弟子们撤退,浑身浴血,力战而亡,那悲愤而不甘的眼神深深刺痛了他。他看见情同手足的师兄师姐们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熟悉的剑法在敌人狠辣的攻势下支离破碎。
“不——!”即使明知是幻,那股撕心裂肺的痛楚依旧如此真实,几乎要冲垮他的理智。这是他前世心中永远的痛,师门覆灭的惨剧,是他道心上难以磨灭的裂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