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王伯彦道,“康王殿下,当初大唐爆发安史之乱,唐肃宗灵武即位拯救了大唐江山,如今太上皇和官家被俘,你就是大宋最后的希望啊,请康王即皇帝位,带领我等再造大宋。”
从龙之功,王渊,马扩,王宣等大将闻言也觉得有理,,纷纷下跪劝进,“请陛下即位!”
王渊道,“虽然东京丢了,可是我大宋还有晋阳,关中汉中巴蜀等地,成都天府之国,道路难行,还有各处天险,请陛下即位之后前往成都建都。”
如今潼关丢失,关中 汉中都暴露在明军的眼皮下面,确实只有成都能保证新朝的安全。
赵构不过十七岁的少年,一下被拥立为帝,“推辞道,父皇和皇兄被俘虏,我僭越称帝,诸位是限我于不义啊!”
“如今宗室被一网打尽,陛下乃是唯一逃脱的皇子,忍心看我大宋就此灭亡?”
赵构推辞了下,“不行,我父皇如今已投降明朝,我如今即位岂不是背叛父皇。”
“殿下若不称帝,难道就想成为阶下囚?如果是这样,那臣等无话可说。”
赵构闻言,面露难色,最后点头,“既如此,那朕便在长安称帝,遥尊父皇为太上皇,即位的事宜就由爱卿去操办,”
赵构对着心腹王伯彦道。
王伯彦等人见到劝进成功,一个个的都面露喜色,王宣,马扩,王渊等大将一齐下跪道,“臣等参见官家!”
“陛下如今国家危难,事情紧急,臣觉得应当 一切从简,择日不如撞日,官家今日便登基称呼帝!””
“就依爱卿所言!”
长安城,自从隋唐作为首都,周围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减少,如今不过只有几万百姓居住,对比盛唐过百万人口的繁华景象,如今倒是显得破败不堪。
赵构在长安没有条件,因此王伯彦等人从军中找了一块黄袍给赵构披上,代表龙袍。
十万将士大都是从民间招募的新兵,兵龄不过;两个月。
刘大锤操着一口地方口音,和同乡看着远处高台上面的赵构,“这是干甚咧?”
“听说康王这个小子他老子投降了大明,他要登基称帝!”两人说着家乡口音,不怕被人听见。
简易搭建的木台上面 ,摆放了猪牛羊三牲,赵构拿着祭天文稿念着,“自太祖得天下,我赵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治理天下,今反贼伪明........臣在此祭高黄天厚土,自立为帝,年号建炎。”
赵构念完稿子,王宣等人带头下跪,十万军士齐齐下跪,“臣等参见陛下!”
“众卿平身!”
赵构看着下面的心腹,开口道,“如今朝廷初建,需要诸位重臣的辅佐,朕封王伯彦为尚书右仆射,参知政事,中书门下平章事。”
王伯彦知道明军强大,但还是劝康王称帝,为的就是这一刻,听到封赏,立刻走出队列,‘臣谢官家!’
“封王渊为枢密使,封王宣马扩为枢密副使,希望三位爱卿能精诚团结,一同抵御明军!”
王宣马扩,王渊三人闻言一起下跪领命,“臣等遵命!”
封赏完大臣,赵构立刻召开了大会,在长安城中府衙之内,赵构披着 黄袍坐在主位。
“诸位爱卿,如今朕登基,明军定然不会善罢甘休,诸位有何妙计?”
王伯彦身为宰相,第一个出言,“官家,臣有一策!”
“爱卿请讲!”
“如今大明国力强大,军威无双,官家应当向大明皇帝上书表示臣服如果陈东愿意让我等占据关中汉中等地,我大宋便向明朝称臣,如果明军执意攻打关中,消灭我们,那官家不如 派遣使者与金和西夏结盟,共同对抗陈东大军。”
赵构闻言,大喜,“爱卿此计果然高明,朕这便写一封国书,叫人送去东京,看看陈东的意向,此事便交由秦桧去办。”
此时一众从龙之臣中,秦桧被封为吏部尚书,秦桧文采出众,长相也不错,一表人才,听见官家让自己出使大明,便下拜道,“”臣领命“”
秦桧的妻子称呼李清照 母亲为姑妈,因此秦桧与李清照算是微弱的表妹夫关系,没什么大用,但是有点关系好办事,赵构便决定把这件任务交给秦桧。
赵构这边刚登基即位,远在东京的陈东便收到了锦衣卫密探的消息。
陈东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密信观看,“这个赵构胆子不小,面对我大明锐士竟然敢僭越称帝,实在罪该万死!”
陈导端着一杯茶,喝下一口,“赵构的十万兵都是新兵,不堪一击,宁国公李虎带兵过去,一下便能剿灭。”
“可 我就看不惯这家伙!”陈东把密信拍在桌子上,“传令命令三路大军明日在东京城外誓师,出征收复天下!”
“诺!”
陈东想起赵构的母亲韦贤妃还在福宁宫中,于是便怒气冲冲的带人朝着福宁宫而去。
福宁宫中,韦贤妃和几位赵佶的妃嫔坐在一起聊天。
“自从官家投降后,咱们这些苦命人被关在这里,哪里也出不去,真是可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