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前辈,”陈巧天斟酌着称呼,眼前这位神秘女修虽修为看似与他相仿,但那份深不见底的沉稳与层出不穷的手段,让他不敢等闲视之,“陈某伤势稍稳,承蒙道友不弃,赠药疗伤,此恩必报。关于天星宗之事,前辈若仍有交易之意,陈某愿冒险一试,前往联络。”
韩小丫抬起眼,目光平静无波:“陈道友伤势未愈,此时动身,风险不小。”
陈巧天苦笑一声,拍了拍依旧隐隐作痛的胸口:“这蚀骨阴煞如跗骨之蛆,非寻常手段可解,拖延下去,恐伤及道基。道友所需聚灵丹方,或许也是陈某的一线生机。更何况……”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天星宗那边,似乎也并非铁板一块,内部对如何生存、如何复兴亦有分歧。如今主持事务的赵前辈还算明理,但下面一些弟子,因资源匮乏,怨气不小。迟则生变。”
韩小丫微微颔首,陈巧天所言在理。乱世之中,人心易变,尤其是这些失去山门依托的残部,今日尚能抱团,明日或许就因一块灵石而分崩离析。
“既如此,便有劳陈道友。”韩小丫不再犹豫,取出一枚早已准备好的玉简,以及一个沉甸甸的储物袋,“玉简中是我对交易之物的详细说明与部分样品。储物袋内是五百下品灵石,以及数瓶黄龙丹、合气丹,供师兄路上使用,或作为初步接触的诚意。”
陈巧天接过玉简和储物袋,神识略一扫过,心中便是一震。玉简中不仅罗列了数种丹药的名称,更附带了极其详尽的药性分析数据,其描述之精准、思路之新奇,远超他以往所见任何丹师。而那几瓶作为样品的丹药,虽未打开,但隔着玉瓶都能感受到那股精纯无比的药力。这份“诚意”,不可谓不厚。
“道友放心,陈某定当尽力斡旋。”陈巧天郑重收起物品,起身抱拳,“此地亦非久留之地,鬼灵门搜寻力度近日似有加强,道友还需早做打算。我此去快则半月,慢则一月,无论成与不成,必传讯于吴师兄留下的联络方式。”
送走陈巧天,矿洞内的气氛并未轻松多少。韩小丫深知,交易能否成功尚在未定之天,而鬼灵门的威胁却如悬顶之剑。她必须利用这段等待的时间,进一步提升自身和这个小团体的实力。
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炼丹之中。改良黄龙丹和合气丹的炼制已臻化境,成丹率稳定在八成以上,但她并未满足。脑海中,那得自“三哥”韩立的《三转重元功》秘籍,其压缩、纯化、多次凝练法力的独特思路,如同一点星火,在她心中燃起。
《三转重元功》要求修炼者将法力反复压缩凝练,散功重修,以求根基无比扎实,法力远超同阶。此法对修炼者心性、资质要求极高,且耗时漫长。韩小丫身负龙吟之体与伪灵根,自知难以照搬全功,但其“分层凝练”、“去芜存菁”的核心思想,却让她灵光闪现。
“丹药炼制,本质上亦是灵力与药性的融合、提炼与固化。若能将《三转重元功》的思路借鉴过来,是否也能提升丹药品阶,甚至……改变其药力特性,使其更适合伪灵根修士吸收?”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再也无法遏制。她决定,以手中现有的合气丹材料进行试验。
寻常炼制合气丹,乃是将所有处理好的药材,按照特定顺序和火候,一次性或分批次投入丹炉,依靠丹师强大的神识和对火候的精准掌控,引导不同属性的药力在炉内完成融合、凝丹。
而韩小丫的新思路,则是“五行分流,批次注入”。她将主药和辅药按照其蕴含的灵力属性,细致地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并不一次性投入,而是准备在炼丹过程中,根据炉内情况,分五个不同的阶段,将不同属性的药力精华,以自身精纯的庚金灵力为引,如同《三转重元功》凝练法力般,一层层地“铺设”进去。
理论看似可行,实践却困难重重。
第一次尝试,她选择了属性相对温和的“水行”辅药先行投入,试图在炉内先构筑一个温和的灵力环境。然而,失去了其他属性药力的即时制衡与交融,单一的水行药力在妖火炙烤下迅速变得阴寒滞涩,难以调动,尚未等到下一批“木行”药力投入,便已灵性大失,导致整炉药材报废。
第二次,她调整顺序,试图以“火行”主药开局,引动炉内活性。结果火行药力过于爆烈,缺乏其他属性中和,险些引发妖火失控,丹炉震颤不已,若非她神识强大强行压制,恐怕炉毁丹伤。
第三次,第四次……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珍贵材料的损耗,以及心神的大量消耗。萧翠儿和吴风看着丹房内不时传出的异常灵力波动和韩小丫日益苍白的脸色,心中担忧,却不敢出声打扰。
韩小丫却并未气馁。每一次失败,她都用玉简详细记录下所有参数:投入顺序、炉温变化、灵力感应器指针的每一次偏转、药力溃散或冲突的节点……她如同一个最严谨的工匠,在无数废渣中,一点点剥离出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