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尖叫鸡侠客传”一役,让我——卢昱晓的专属造梗师凌玥,在粉丝和团队内部声名大噪。当然,这个“名”多半伴随着“哈哈哈”和“这什么鬼才脑回路”的感叹。
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卢昱晓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明显更放松了,甚至偶尔会主动问我:“凌玥,今天有没有带什么‘防御性道具’?” 仿佛我不是她的发小助理,而是什么行走的军火商(搞笑版)。
然而,娱乐圈的风浪从不单一。颜值起伏、穿搭争议、私生骚扰……各种小风波如同地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冒头,而我的任务,就是拿着“梗化”的锤子,精准敲击。
第一幕:路演风波与“多模式切换技术”
某次新剧路演,或许是因为连轴转的行程,卢昱晓当天状态略显疲惫,眼下有些许阴影。不出所料,几个刻意抓拍的角度配上“卢昱晓颜值崩塌”、“离开郭敬明滤镜现原形”的标题,迅速在网络上发酵。
休息室里,卢昱晓刷着手机,没说话,只是默默放下了手里的小蛋糕。
我凑过去一看,乐了:“就这?他们管这叫‘崩塌’?这分明是‘战损妆’未完成版,带着一种破碎感的艺术美!”
她嗔怪地拍了我一下:“别闹。”
“谁闹了?”我拿出手机,直接登录她的直播账号,架好,“来来来,今天给黑粉们科普一下什么叫‘高科技’。”
没等她反应过来,我已经开启了突然直播。瞬间涌入的粉丝和吃瓜群众让屏幕卡顿了几秒。
“哈喽大家好,我是晓晓的助理凌玥。”我对着镜头笑眯眯地挥手,然后把镜头对准一脸懵的卢昱晓,“今天呢,主要是回应一下关于我们晓晓‘状态’的问题。”
弹幕瞬间炸锅,有心疼的,有嘲讽的,有看热闹的。
我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开始胡说八道:“鉴于我们晓晓是一款搭载了‘多模式自适应系统’的高性能艺人,她的状态是可以根据工作需求自由切换的。”
“比如今天路演,走的是‘亲民接地气’风,主打一个无距离感,所以系统自动下调了‘光泽度’和‘锐化参数’,增加了‘生活化柔焦’效果。等明天拍杂志,系统就会自动切回‘高贵冷艳’模式,参数拉满,保证亮瞎……呃,惊艳全场。”
卢昱晓在旁边听着,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后来的忍俊不禁,最后干脆配合我,对着镜头做了个切换表情的鬼脸,从“疲惫”瞬间变成“营业式甜笑”。
我趁热打铁:“所以,这不是状态起伏,这是技术性调整!是晓晓对不同场合的精准拿捏!黑粉朋友们,格局要打开啊!”
直播结束,#卢昱晓多模式切换技术# 成功分流了#颜值崩塌#的热度,评论区变成了技术讨论区和哈哈哈的海洋。
第二幕:私生骚扰与《晓晓观察日记》拍摄区
比网络黑粉更烦人的,是现实中的骚扰。有段时间,总有个诡异的车辆和身影出现在卢昱晓住处附近和工作场地外围。
一次下班途中,那辆眼熟的车又跟了上来。卢昱晓有些不安地看了看后视镜。
“没事,”我拍了拍她的肩,再次掏出了我的百宝袋——这次摸出来的是一个巴掌大的迷你扩音喇叭,按下了录音播放键。
顿时,车内响起清晰、冷静,甚至带点营业腔的循环女声:
“温馨提示:您已进入《晓晓观察日记》非公开拍摄区。根据‘晓晓宇宙观测条例’,近距离镜头费每小时888元,超近距离(三米内)含互动费每小时1888元。现支持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感谢您的配合。”
卢昱晓:“……”
司机:“……”
后面那辆车:“……”
那辆车明显减速了,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收费通知”搞懵了。过了一会儿,悻悻地拐进了旁边的岔路。
卢昱晓长长地舒了口气,然后哭笑不得地看着我:“888一小时?你怎么不去抢?”
“这叫知识付费和肖像权保护费,合法合规。”我关掉喇叭,得意地挑眉,“怎么样,是不是比报警更有喜剧效果?而且,万一真有头铁的扫码了呢?我们还能创收。”
她终于忍不住笑倒在我肩上:“凌玥,我迟早有一天会被你笑死……”
第三幕:深夜谈心与“捡碎片的人”
工作和舆论的高压之下,再乐观的人也会有低落的时候。
一次深夜,收工回到酒店,卢昱晓洗完澡,抱着膝盖坐在落地窗前,看着城市的霓虹,突然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凌玥,网上好多人说,我能有今天,全是靠郭导的镜头滤镜。”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鼻音。
我正忙着把她藏起来的薯片翻出来(美其名曰替她保管能量),闻言动作一顿。
我没有立刻用那些夸张的梗去回应,只是走到她身边,盘腿坐下,然后从口袋里摸出一颗水果糖,剥开糖纸,塞进她嘴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