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胶囊舱穹顶,刚好落在“火星农场”的工作台上。姜稚抱着年糕刚走到共享区,就听见室友A(社牛网红夏夏)的欢呼声——她正举着手机绕着工作台转圈,镜头里对准的是十个排列整齐的无土栽培盆,每个盆里都埋着三粒圆润的生菜种子,盆沿还贴着标签,写着“种植Day1”。
“家人们看好了!这就是火星基地的核心KPI项目——真空环境种植!”夏夏的声音透着兴奋,直播间的弹幕在手机屏幕上飞快滚动,“咱们要在低压、高辐射、几乎无水的环境里种出蔬菜,是不是超酷?等下我带你们看姜稚小姐姐画的神仙流程图,昨天就是靠这个图,我们俩小时就搭好了栽培架!”
姜稚悄悄站在角落,看着夏夏对着镜头展示工作台:林默正蹲在地上调试湿度传感器,手指捏着螺丝刀,动作比昨天熟练了不少,只是偶尔会对着显示屏皱眉头,嘴里小声嘀咕着“数……数据好像不……不太对”;苏芮则拿着滴管,小心翼翼地往栽培盆里滴加营养液,黑框眼镜滑到鼻尖,她也没顾上推,眼神专注地盯着盆底的吸水棉。
“都准备好了吗?”夏夏关掉直播,转向三人,“我刚问了基地工作人员,低压模拟装置十分钟后启动,咱们得在那之前把所有盆都放进种植舱里。”
姜稚点点头,走上前帮苏芮把栽培盆搬到种植舱旁。种植舱是个半透明的长方体玻璃柜,柜门上贴着“低压高辐射模拟舱”的标识,侧面有个显示屏,能实时显示舱内的温度、湿度和辐射值。林默调试好传感器后,伸手推了推眼镜:“我……我检查过了,舱……舱体密封没问题,等……等下启动后,压……压力会慢慢降到火星地表水平。”
苏芮把最后一盆种子放进种植舱,关上柜门:“营养液的浓度按标准配比调的,pH值也测过了,6.5,刚好适合生菜生长。”
夏夏按下种植舱的启动键,显示屏上的数字开始变化:气压从101kPa慢慢往下掉,辐射值则从0.1μSv/h逐渐上升到200μSv/h。“搞定!接下来就是等种子发芽啦!”她拍了拍手,拿出手机又开始拍短视频,“我得记录下每一步,这可是独家素材!”
姜稚站在种植舱前,盯着里面的栽培盆,心里有点紧张。她在流程图的备注里查过,火星环境种植最难的就是种子的抗辐射能力,虽然基地给的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但还是有失败的可能。
接下来的半天,几个人时不时就去看一眼种植舱。夏夏几乎全程直播,直播间的观众从几万涨到了几十万,大家都在期待种子发芽。“家人们再等等,生菜种子一般三天发芽,咱们这是改良品种,说不定明天就能看到小芽了!”夏夏对着镜头笑着说。
然而,第二天早上,当姜稚和室友们打开种植舱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十个栽培盆里的种子,有八个都长出了白色的霉斑,剩下的两个虽然没发霉,却毫无发芽的迹象,种子还是干瘪的样子。
“怎……怎么会这样?”林默的声音都在发抖,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栽培盆,“我……我明明检查过密封,压……压力也没问题啊。”
苏芮皱着眉头,用镊子夹起一点霉斑,放在显微镜下看了看:“是真菌感染,可能是营养液里带了杂菌,也可能是种植舱里的消毒没做好。”
夏夏看着发霉的种子,突然对着手机哭了起来:“家人们谁懂啊!火星让我塌房了!昨天还说要见证奇迹,结果第一天就全发霉了,我这脸打得也太疼了!”直播间的弹幕瞬间炸了,有人安慰,有人质疑,还有人说“早就知道不可能”,看得夏夏更委屈了,眼泪掉得更凶。
姜稚看着混乱的场面,心里也慌了——如果种植失败,不仅任务完不成,说不定还会影响后续的试验。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转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快速写字。
“换种子+调pH+覆膜遮光,谁赞成?”
写完后,她举着白板转向三人。夏夏看到白板上的字,慢慢停下哭泣,擦了擦眼泪:“换种子?可基地给的种子就这么多了,再换的话……”
“我……我去跟基……基地申请,说……说不定能再要一……一批种子。”林默立刻说道,他拿出手机,手指飞快地打字,“调pH值是……是要把营养液调得更酸一点吗?这样能……能抑制霉菌生长?”
苏芮点了点头:“对,霉菌一般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里容易生长,把pH值调到5.5-6.0,再加上覆膜遮光,能减少霉菌滋生的可能。姜稚,你这个办法可行!”
夏夏也振作起来,关掉手机直播:“我赞成!不就是失败一次嘛,咱们再来!我现在就去联系基地的物资部门,让他们尽快送种子过来,顺便问问有没有抗霉菌的营养液添加剂。”
看到三人都举手赞成,姜稚松了口气,又在白板上写:“我负责配方,你们负责说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