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当阿富在Silent Garden的年度分享会上,对着镜头说出“或许我们的静音,可以不止于地球”时,没人当真。
彼时“静音银行”刚过完一周年,这座藏在城市老洋房里的声音仓库,早已不是小众圈层的秘密基地。从最初只收集社恐者的“第一次开口”,到后来慢慢收录了更多元的勇敢——第一次对喜欢的人告白时打结的尾音,第一次在职场反驳不公时微微发颤的语调,第一次在葬礼上说出“我会好好活着”的哽咽,第一次跨出舒适圈独自旅行时对着山谷喊出的名字……每一段声音都被存在特制的录音芯片里,储存在洋房地下的恒温档案室,也同步上传到线上“静音花园”,供陌生人匿名聆听、彼此慰藉。
网友们早习惯了阿富的“不按常理出牌”。这个从互联网行业退休的“富婆姐姐”,既不搞直播带货,也不做商业联名,反而把赚来的钱砸进了这么一个“不赚钱的情怀项目”。有人说她闲得慌,有人说她在炒概念,但更多人在那些细碎、真实甚至带着瑕疵的声音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原来不止我,这么多人都在笨拙地勇敢着。
可没人想到,阿富的下一步,会是太空。
秋末的傍晚,Silent Garden官方号突然发布了一条长达三分钟的预告片,没有花哨的剪辑,没有激昂的BGM,只有阿富坐在老洋房的藤椅上,身后是爬满墙壁的三角梅,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头发随意挽在脑后,语气平静得像在说“今天要喝什么茶”:“大家好,我是阿富。今天想跟你们说一件事——我们要把静音银行,送上太空。”
一句话,直接炸穿了社交平台。
预告片的后半段,镜头转向了堆满设计图纸的工作室,穿着白大褂的工程师对着屏幕讲解轨道参数,卫星模型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随后是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航拍画面,蔚蓝的海岸线延伸向远方,发射塔架巍然矗立,云朵在塔顶缓慢流淌。字幕缓缓浮现:
「星际计划——静音卫星发射工程」
「合作方:星途探索商业航天团队」
「发射地点: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直播通道:Silent Garden全平台官方账号」
「发射日:12月31日 23:00」
「使命:收集、保存、播放人类第一次勇敢的声音」
最后一个镜头,阿富对着镜头笑了笑,眼底闪着细碎的光:“12月31日,有人说是世界末日前夜,有人说是新年伊始。我想,没有比这一天更适合送勇敢上太空的了。毕竟,每一次勇敢,都是一次新生。”
预告片发布两小时后,相关话题直接冲上热搜榜首,#富婆姐姐要把社恐送上太空#的词条后面跟着爆字,阅读量破亿,评论区彻底沦陷。
“???我没看错吧?静音银行……上太空?”
“富婆的世界我不懂,别人搞航天是为了科研,姐姐搞航天是为了给社恐存声音?”
“卫星:谢邀,人在近地轨道,刚绕地球一圈,主业是当社恐的宇宙树洞”
“12月31日!世界末日前夜发射!这浪漫谁顶得住啊!”
“突然开始期待,我的第一次勇敢,会不会在宇宙里被播放?”
“有没有可能,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治愈的航天工程?”
质疑声也并非没有。有人说这是炒作,商业航天成本高昂,一座专门存声音的卫星毫无实际价值;有人担心技术可行性,近地轨道的辐射、温度变化会不会损坏声音芯片;还有人觉得这只是一场华而不实的表演,“搞这么大动静,最后说不定就是放个空卫星上去”。
面对争议,阿富没做过多回应,只是在Silent Garden的公众号上更新了一篇长文,标题是《为什么要把声音送上太空》。
“一年前,我收到过一段特别的录音。发送者是一位叫小夏的女孩,她在录音里说,这是她第一次对着电话那头的医生,说出‘我好像得了抑郁症’。她说这句话花了三个月,在此之前,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敢告诉任何人,甚至不敢承认自己生病了。录音的最后,她小声说:‘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听到,但我想把这句话存下来,万一以后我想放弃了,就回来听听,原来我曾经这么勇敢过。’”
“那时候我就想,这些声音,不该只停留在地球。它们是人类最珍贵的勇气碎片,是无数个‘小夏’在黑暗里发出的光。如果把它们送上太空,让它们绕着地球飞行,会不会让更多人知道,勇敢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哪怕害怕,也愿意迈出一步的平凡瞬间?”
“关于技术,我们和星途探索的团队磨合了四个月。他们是国内顶尖的商业立方星团队,曾成功发射过八颗近地轨道卫星。这次的‘静音卫星’采用了特制的抗辐射存储模块,能承受近地轨道的极端环境,声音数据会进行三重备份,同时搭载了低功耗广播设备,每天会有固定的‘宇宙广播时间’,通过特定频率向地球播放部分声音片段,也可以通过Silent Garden的官方平台实时调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