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的第三天,长浏市地铁站恢复了往日的节奏。早高峰的人流依旧熙攘,但3号安检口的气氛却有些不同。同事们工作的姿态更加挺拔,眼神交流间多了几分默契,就连对乘客的提示声都比往常要响亮些。
林晓梦站在安检机旁,目光习惯性地巡视着排队的人群。她注意到今天的值班表有些异常——李哥请了病假,这已经是他本周第二次请假了。联想到暴雨那天他阴沉的脸色,林晓梦心里明白,这病怕是多半与心情有关。
“晓梦,昨天你建议的那个‘重点物品提示卡’真好用。”小王一边熟练地操作着安检机,一边回头对她说,“今天早上光是我这个口就避免了三次可能的纠纷。”
林晓梦微微一笑。那是她在整理暴雨事件记录时想到的主意——将最常见的违禁品和限制物品制成图文并茂的小卡片,在乘客排队时提前发放,既减少了解释的时间,也降低了冲突的可能。
“是大家用得好。”她谦逊地说,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站厅入口。不知为何,今天一早她就感觉心神不宁,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
上午十点,客流平峰期,站务主管突然出现在3号安检口,身后还跟着几位穿着公安制服的人员。林晓梦一眼就认出了为首的李警官——地铁公安分局的资深警官,以严谨和不苟言笑着称,平日里到各站检查工作时,连最微小的违规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全体人员请注意,”站务主管的声音在站厅里回荡,“公安部门的领导前来视察工作,请大家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事们互相交换着紧张的眼神。公安的突击检查向来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整个站点的安全评级。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李警官严肃的脸上竟带着一丝罕见的温和。他径直走向林晓梦,伸出手:“你就是林晓梦同志吧?”
林晓梦愣了一下,连忙握住那只宽厚有力的手:“是的,李警官。”
“我看了前天暴雨时的监控录像。”李警官开门见山地说,“处置得非常妥当。在那种突发情况下,你不仅保持了安检工作的正常进行,还有效预防了可能发生的踩踏事故,展现了出色的应急指挥能力。”
林晓梦感觉自己的脸颊微微发烫:“那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谦虚是美德,但该肯定的也要肯定。”李警官转向在场的所有安检员,“今天我来,是代表公安分局对3号安检口班组提出专项表彰。”
他从随行警员手中接过一面锦旗,鲜红的绒面上,“安全卫士,责任如山”八个金黄大字熠熠生辉。
“在本次突发事件中,3号安检口班组临危不乱,措施得当,充分体现了安检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专业素养。”李警官的声音铿锵有力,“特别要表扬林晓梦同志,她的现场指挥和快速决策,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全市地铁系统的应急管理树立了榜样。”
掌声在站厅里响起,起初稀疏,随后变得热烈。同事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小王甚至悄悄对林晓梦竖起了大拇指。
林晓梦接过那面沉甸甸的锦旗,感觉手中捧着的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望向身边这些朝夕相处的同事——张姐的眼角笑出了细密的鱼尾纹,小王兴奋得耳根发红,连平时最不苟言笑的小赵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谢谢李警官,谢谢公安部门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微微颤抖,“这份荣誉属于3号安检口的每一位同事。在暴雨那天,是大家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才确保了乘客的安全。我会永远记得,在危急时刻,我们这个团队是多么团结和可靠。”
她的话语刚落,掌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更加热烈持久。林晓梦看到几个同事的眼眶微微泛红,她知道,这一刻的认可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日复一日的枯燥检查,不时遭遇的误解和责难,在这一刻都变得值得。
李警官点了点头,眼中闪过赞许的神色:“有这样的团队精神,难怪能处置得如此出色。希望你们继续保持,为地铁安全保驾护航。”
公安人员离开后,3号安检口陷入了一种兴奋而又克制的氛围中。同事们围上来,争相触摸那面锦旗,仿佛在确认这份荣誉的真实性。
“真没想到,我们这些安检员也能得到公安的专项表彰。”张姐感慨道,“我在这行干了十几年,这还是头一遭。”
“这说明我们的工作真的很重要。”小赵认真地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好的。”
林晓梦将锦旗郑重地挂在休息室最显眼的位置。鲜红的底色与金黄的流苏,为这个朴素的空间增添了一抹亮色。
然而,喜悦之中,林晓梦也没有忘记观察周围人的反应。她注意到,几个其他安检口的同事投来羡慕的目光,而站务人员对3号安检口的态度也明显更加尊重。这份来自最严格方的认可,无疑极大地提升了她在团队中的威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