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星渊的经历如同一根毒刺,深深扎入了林薇的心底,并不断释放着令人不安的毒素。系统那匆忙而漏洞百出的解释,非但没有打消她的疑虑,反而像是一面被打碎的镜子,让她从那些锋利的碎片中,窥见了之前被刻意忽略的、扭曲的真相倒影。
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接受系统的信息和任务。信任已然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高度警惕的清醒。她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在这片由系统编织的迷雾中,竭力寻找真实的坐标。
然而,她深知系统的监控无处不在。直接使用系统提供的记录功能,无异于将把柄亲手奉上。她需要一种更隐蔽、更私密的方式。
灵感来源于她日益精进的药理学知识和那五十立方米的灵植空间。系统提供的知识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她开始利用处理药材的间隙,以研究药性配伍为名,向库房申请了一些看似普通、甚至被归类为“边角料”的材料:具有微弱能量惰性、能隔绝一定程度精神探测的“息影石”粉末;性质稳定、可用于铭刻微小符文的“灵犀草”汁液;以及数种其气味能混淆能量感知的常见草药。
在系统的认知里,这只是药师沉迷业务的正常表现。它甚至对此表示赞许,认为这有助于她更好地为夜玄服务。
而在无人察觉的深夜,林薇在自己的居所内,开始了秘密的“编码”工作。
她以“息影石”粉末混合特制的粘合剂,制成了一种近乎透明的、能量波动极其微弱的“纸”。然后用削尖的、沾染了“灵犀草”汁液的“虚空花”茎秆为“笔”,以其内部蕴含的、独特的空间属性纤维作为信息载体。
她记录的内容,并非直接书写文字——那太容易被解读。她创造了一套只有自己能理解的、混合了此界草药图谱符号、现代化学分子式简笔画以及特定能量波动轨迹的“密码”。
她在“息影纸”上,小心翼翼地“画”下了碎星渊空间扭曲的详细景象:那向内塌陷的黑暗孔洞,边缘闪烁的电光,内部狂暴的、色彩扭曲的能量乱流,以及系统分析出的“与夜玄力量低相关性”和“与世界边缘溃散高相似度”的关键信息。她甚至凭记忆,勾勒出了那枚黑色令牌散发光晕、稳定空间时的能量纹路。
完成一页后,她会将其放入灵植空间一个特意隔离出来的、铺满了混淆气味草药的角落。灵植空间与她灵魂绑定,系统似乎无法直接探测其内部具体情形,这成了她绝佳的保密柜。
这仅仅是开始。
自那以后,林薇成了一个最细心的观察者和最隐秘的记录者。
她开始分门别类地记录各种“异常”:
· 夜玄力量暴动记录:详细记录每次暴动的诱因、前兆、能量性质、持续时间、平息方式。她特别注意区分其中属于他个人情绪(痛苦、愤怒、绝望)的能量波动,与纯粹寂灭本源的破坏性倾向。并与碎星渊事件进行比对。
· 世界不稳定现象记录:除了空间扭曲,她开始留意黑曜殿内外的其他异状。比如,某处壁画上的符文偶尔会毫无征兆地黯淡一瞬;比如,空气中游离的能量粒子有时会突然变得惰性或者极度活跃;比如,她安放的某些监测能量流动的小型法阵,会传回一些短暂而奇怪的、无法归类于任何已知能量体系的波动信号。所有这些,她都默默记下,寻找规律。
· 系统言行记录:她开始以更批判的眼光审视系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任务。记录下系统对同一事件前后不一的描述,记录下它发布任务时的急切程度,记录下它对自己“情感投入”的鼓励与对探究“世界真相”的警告之间的强烈反差。她甚至开始尝试在脑海中与系统进行一些看似顺从、实则隐含陷阱的对话,记录下系统的反应模式。
· 夜玄的只言片语:她留意他偶尔流露出的、对世界、对力量、甚至对“存在”本身的、看似无意却可能蕴含深意的话语。比如他对碎星渊“安稳”与否的询问,比如他有时望向虚空时那深沉难解的眼神。
这些记录工作繁琐而危险,需要她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在系统的眼皮底下进行“间谍”活动。每一次成功记录下一个未被系统察觉的异常点,她心中那份被欺骗的愤怒和寒意就会加深一分,但同时,一种掌握自身命运的、微弱的主动权,也开始悄然滋生。
她就像一只在蛛网上小心翼翼爬行的飞虫,既要避免惊动潜伏在网中央的蜘蛛(系统),又要拼命记住蛛网的结构和弱点,寻找挣脱的可能。
这种双重生活让她心力交瘁,但在夜玄面前,她必须表现得一切如常,甚至要更加“投入”。
这一日,她正在为夜玄进行灵力疏导,指尖感受着他经脉中那日益顺畅、却依旧潜藏着深渊般诅咒的能量流动。他闭着眼,面容平静,似乎很享受这种安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