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会的环节到这里本该结束,但就在这时,竞技场的大屏幕突然亮起,开始播放一段视频。视频的开头,是联队食戟时的激烈场景:李浩手持永灵刀,与才波朝阳对决,火焰在料理台上跳跃;刘晓燕抱着鸳鸯锅,挡在受伤的学员面前,眼神坚定;解长贵用紫砂蒸笼突破分子料理陷阱,蒸汽弥漫了整个赛场;雷军蹲在受伤学员身边,小心翼翼地喂他们喝小米粥,脸上满是关切。
视频的中间,是食戟结束后大家一起重建校园的画面:李浩和伙伴们一起清理中华料理研究室的碎片,薙切绘里奈和学员们一起布置食堂的国际料理区,田所惠为大家熬煮营养粥,远月的教师们则在课堂上向学员们介绍华夏料理的历史。
视频的最后,是所有“守护者联盟”成员站在竞技场上,举起厨具欢呼的场景,背景音是薙切老爷子温柔而坚定的声音:“远月的新生,始于每一个坚守料理初心的人;而中华料理的到来,让这份新生有了更广阔的可能。料理不应有国界,它是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是传递温暖与爱的使者。”
视频播放完毕,竞技场里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不少学员甚至红了眼眶——那些画面里,有他们曾亲历的紧张与热血,也有重建校园时的汗水与温暖,更有不同文化碰撞出的包容与热爱。日本料理协会会长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缓步走上台。他手里捧着一枚金灿灿的勋章,勋章中央刻着一把交叉的锅铲与刀具,周围环绕着“料理守护”四个篆体字,边缘还镶嵌着细小的宝石,在灯光下格外耀眼。
“李浩同学,以及‘守护者联盟’的各位成员,”会长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竞技场,语气里满是敬重,“这枚‘料理守护勋章’,代表着日本料理界对你们的最高认可。你们不仅在危难时刻守护了远月,更守护了料理最本质的意义——它从不是冰冷的竞争工具,而是用食物传递温暖、用技艺连接文化的纽带。”
他将勋章递到李浩面前,眼神郑重:“尤其是华夏料理的融入,让我们看到了不同饮食文化碰撞的可能。你们带来的不只是 recipes(食谱),更是‘以人为本’的料理理念,这值得每一位料理人学习。”
李浩双手接过勋章,冰凉的金属触感传来,却让他的手心泛起暖意。他转身看向身边的刘晓燕、解长贵、雷军,又望向台下那些曾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伙伴——解长贵正举着拳头朝他点头,刘晓燕眼里闪着泪光,田所惠则捧着脸颊,露出欣慰的笑容。李浩将勋章高高举起,声音洪亮:“这枚勋章不属于我一个人!它属于‘守护者联盟’的每一位成员,属于每一个为守护远月、传承料理初心而努力的人!”
刘晓燕率先伸出手,搭在李浩的肩膀上;解长贵和雷军紧随其后,将手叠了上去;台下的伙伴们也纷纷涌上台,几十双手紧紧搭在一起,形成一道坚实的人墙。“华夏料理,远月新生!”所有人齐声高喊,声音在竞技场上回荡,震得彩带从屋顶飘落,落在他们的肩头,像是为这场盛大的宣告献上的礼花。观众席上的掌声再次爆发,不少人也跟着高喊起来,一时间,“新生”“包容”“传承”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成了远月最动人的庆典乐章。
庆典结束时,夕阳已经西斜。李浩和伙伴们并肩走回“华夏-日本料理交流中心”,路上遇到不少学员,他们纷纷围上来,有的递上自己手写的料理心得,有的询问下次交流活动的时间,还有的捧着刚做好的小点心,邀请他们品尝——一个穿着水手服的女生递来一块抹茶大福,羞涩地说:“我试着在馅料里加了一点华夏的桂花蜜,学长学姐们尝尝,看好不好吃?”
李浩接过大福,咬了一口,抹茶的微苦与桂花蜜的清甜在嘴里融合,口感软糯,格外爽口。“太好吃了!”他笑着点头,“桂花蜜的加入让味道更有层次,你很有想法!”女生听到夸奖,脸颊通红,鞠躬说了声“谢谢”,才蹦蹦跳跳地跑开。
走进交流中心,里面比白天更热闹了。几张临时搭建的料理台旁,已经有学员在尝试制作华夏料理:一个男生正跟着解长贵学习揉面,面粉沾得满脸都是;刘晓燕则在指导几个女生包包子,手里的面团在她指尖翻飞,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圆润的包子;最角落的料理台旁,田所惠和一位日本学员正一起熬煮小米粥,学员手里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先泡米半小时”“小火慢熬四十分钟”的要点。
“没想到晚上这么热闹。”刘晓燕走到墙上的“华夏料理图谱”前,指着新增的“抹茶桂花糕”图案,笑着说,“这是刚才那个女生的创意吧?你看,图谱还在不断更新呢。”解长贵则被橱柜里的新厨具吸引了——里面多了一套广式早茶专用的小蒸笼,还有几个印着樱花图案的砂锅。“理事长说,以后会根据大家的需求,不断补充新的厨具,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他拿起一个小蒸笼,开心地说,“下次教大家做虾饺,就能用新蒸笼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