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望着眼前的十一位祖巫,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案上摊开的魂册,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哭笑不得的疑惑:
“巫族行事向来直爽,可在这地府任职的事上,倒真这般‘大条’不成?”
十一位祖巫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耳尖都泛了红,声音也低了几分:
“我们……只懂引动本源之力护持天地,地府的这些职司,实在不知该如何适配。”
李念的目光扫过殿外涌动的幽冥雾气,声音沉了沉:“娘娘也知晓,如今地府初建,诸事繁杂——黄泉里飘着的无主神魂堆得像山,登记、判善恶、引轮回,每一步都缺人手。
先前安排的人虽在补漏,可终究扛不住这源源不断的魂潮。”
她顿了顿,转头望向后土,语气软了些,“不如就趁此时,为各位祖巫讲讲何为六道吧?也好让他们心里有个底,能寻着适配的去处,帮地府分些担子。”
后土娘娘指尖凝出一缕幽光,缓缓落在地府虚空,光影里渐渐浮现出六道流转的轮廓,她声音沉稳如大地脉动,目光扫过身旁面露茫然的祖巫们:
“六道者,乃众生轮回之途,亦是地府执掌的根基,你等且细看。”
幽光中,一道泛着柔和金光的路径先显,“此为天道,收纳生前积大善、行大义者,魂入此间享清福,无需地府过多干预,只需登记在册,护其安宁即可。”
接着是两道灰扑扑的光影,“这是人道与阿修罗道,人道承寻常善恶,魂归后需细查生平,判其来世福报;阿修罗道多是好勇斗狠却非大恶之辈,需约束其戾气,莫让扰乱轮回秩序。”
话音落,光影骤暗,三道透着阴冷的路径浮现,“余下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便是地府需重点处置之地。
畜生道对应贪痴之魂,需消其执念;
饿鬼道多是生前吝啬贪腐者,需以黄泉弱水磨其贪念;
至于地狱道,便是惩戒大奸大恶之魂,需以刑律清算罪孽,待其罪消方可入轮回。”
十一位祖巫盯着光影里的六道,神色渐渐从局促转为思索,祝融忍不住抬手碰了碰地狱道的光影,指尖传来灼热的刑煞之气:
“这般凶戾之地,倒像是适合我来镇着。”共工则望着饿鬼道旁流转的弱水,眉头舒展:“那水流阴寒,我或许能引其规训亡魂。”
李念见状轻轻颔首,上前一步补充:“各位祖巫的本源之力,恰能与六道所需相契。
娘娘既已讲清六道根基,接下来只需按各位的能力,分掌六道护持、罪孽清算、神魂引导之职,地府初建的乱象,便能渐渐平息。”
生魂入各道,需先经地府三道核验,方算真正踏入轮回正轨。
第一道是“善恶秤”核验,以魂灵生前所为定其罪孽与福报,秤杆倾左则罪重,倾右则善厚,这是入道的根基;
第二道是“因果镜”回溯,镜中显其前世因果纠缠——或是欠人恩情未还,或是与人结下仇怨,这些因果会化作“轮回印记”,悄悄影响其来世境遇,绝非一入轮回便前尘尽断。
第三道是“忘川渡”洗礼,魂灵饮下孟婆汤前,需在忘川边驻足片刻,让河水中的幽冥之力洗去执念,若执念过深洗之不去,便需暂留“执念台”,待怨气消解后方能登船。
可即便有这三道核验,六道的平衡仍需时时维护。
你看那天道,若善魂过多,天地间福气过盛反易滋生懈怠;
人道若始终是轮回主力,却无人护持其“寻常善恶”的判罚底线,便会有魂灵钻空子;
至于地狱道,更需有人镇住那些罪魂的戾气,一旦刑律松弛,恶魂逃脱入了其他道,便是搅乱整个轮回的祸根。
所以这六道轮回,从来不是“建好通道便万事大吉”。它是天地间最精密的运转机制,既要有规训罪魂的铁律,也要有引导善魂的温念;
既要有定数,也需有护持定数的“执棋人”——而你们,便是这执棋人中最关键的力量,用自身神力守住每一道的边界,才不算辜负这天地赋予的职责。
李念望着十一位祖巫,语气沉缓却字字清晰,将关键利害缓缓道来:“你们愿接下地府神位,这事远不止‘任职’这一层——更重要的,是借这神位,好好铸练你们的魂力。”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祖巫们隐隐泛着煞气的元神上,话锋更切要害:
“你们如今的元神本就偏弱,魂灵上还裹着几分先天煞气,若只凭自身炼化,不知要耗多少年月。
唯有借神位的灵力加持,再凭执掌职司攒下的功德,才能一点点洗刷掉那层煞气,让元神慢慢稳固、变强。”
“所以你们往后,不只是地府的守候者,还得适时入人道轮回往生。”李念的声音多了几分恳切,
“不是要你们舍弃神位,而是要在轮回里历炼心性、补全魂灵缺损——等哪日你们的魂魄足够强韧,能稳稳托住这神位的重量,不必再借外力加持时,才算真正握住了这份机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