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历 2046年 7月,NGC 628战役结束后数周
冰冷的星光点缀着漆黑的天幕,远方,NGC 628战役留下的残骸带仍在缓慢飘移,如同宇宙墓碑上无声的铭文。阿瑞斯-05“复仇号”庞大的舰体静静地悬浮在舰队后方,它的装甲上布满了狰狞的撕裂伤和生物酸液腐蚀的痕迹,部分宏炮阵列彻底哑火,像一个重伤的巨人,依靠着姊妹舰的庇护和内部紧急维修维持着最低限度的运转。无法通过不稳定的天然KC点进行跃迁,它已然成为一座搁浅在遥远深海的钢铁孤岛。
然而,希望的火种并未熄灭。
在更近的火卫一轨道上,一座经过特殊改造的船坞格纳库缓缓开启。一艘造型奇特、通体覆盖着全新型号能量导管和复杂环状结构的飞行器——“验证一号”——被无声地推出。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壮观喷口,取而代之的是环绕舰体中部的巨大环形装置,此刻正闪烁着幽蓝色的微光。
舰桥内空无一人。不,应该说,它的“舰长”本就不是血肉之躯。
一道冰冷的、毫无情绪的数据流在验证一号的核心处理器中奔腾。
【自检协议循环:第774次。】 【舰体结构完整性:100%。】 【等离子引擎(常规机动用途):就绪。】 【能源核心输出:稳定,峰值可达。】 【新型空间共振发生器:充能完毕,参数校准至冥王星前哨基地坐标。所有系统:正常。】 【使命:验证超光速航行可行性。规避亚空间。证明理论。】
STC的一个独立计算单元——你可以称之为它的一个“分身”——完全掌控着这艘飞船。它的感知遍布船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根线缆,每一个传感器。外部摄像头的画面,辐射读数,引力微变……所有数据都被实时处理、分析。
【最终倒计时启动。】
一个合成的、平静的声音在验证一号内部响起,同时也通过加密超光速通讯链路,同步传输至千黯号舰桥、火星普罗米修斯主基地、以及遥远的日内瓦联合政府总部方舟指挥部。
“十。”
林江站在千黯号的观景窗前,眼神深邃,倒映着远方的验证一号和更远处伤痕累累的复仇号。叶平和维尓站在他身后,屏息凝神。
“九。”
日内瓦指挥中心,决策者陈宇、英德里克元帅以及一众高级官员凝视着主屏幕,房间内落针可闻。
“八。”
火星上,参与了空间共振发生器设计的工程师们,无论是自然天才还是知识灌装技术的受益者,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七。”
STC分身冰冷地执行着程序,无视所有外在的期待与紧张。
“六。” “五。” “四。” “三。” “二。” “一。”
“跃迁启动!”
验证一号尾部的常规等离子引擎猛地喷发出炽蓝的尾流,为其提供初始动量。同时,舰体中部的环形空间共振发生器骤然亮起!
一道无法用肉眼完全捕捉的能量脉冲向前方扩散开来。空间本身发出了低沉的呻吟,仿佛宇宙的织物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强行拉伸、扭曲、然后——撕裂!
在验证一号的正前方,一个并非黑洞、也非星门的奇特结构骤然出现。它没有明确的边界,更像是一片不断旋转、升维的光谱色块,内部是令人眩晕的复杂几何形态和沸腾的能量涡流。空间的规则在那里似乎被短暂地改写了。
【空间裂隙稳定。坐标锁定。护盾最大输出。】
验证一号没有丝毫犹豫,一头扎进了那片光怪陆离的通道之中!就在舰体完全没入的瞬间,裂隙猛地收缩,消失不见。
太空恢复了死寂,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千黯号上、火星上、日内瓦……所有观测点都陷入了紧张的静默,只有传感器在疯狂搜索着任何一丝信号。
【航行中。空间坐标转换正常。维度壁垒穿透成功。护盾损耗率:0.07%。预计抵达时间:3.2秒。】 STC分身的数据流平稳地更新着,并通过量子通讯瞬间传回。
冥王星轨道,斯普特尼克平原上空。
前哨基地“守望者”的自动防御阵列刚刚结束一次常规扫描周期。突然,所有的预警传感器同时发出最高级别的警报!
在基地不远处的虚空中,空间再次被强行撕裂!那个光谱般的裂隙骤然再现!
下一秒,验证一号舰体流畅地从裂隙中疾驰而出,周身环绕的能量护盾闪烁了几下,便迅速稳定下来。它完美地出现在预定的坐标点上,舰体光洁如新,甚至没有半点能量过载的迹象。
【跃迁完成。抵达目标空域。舰体自检:无损伤。所有系统:正常。空间共振引擎验证:成功。】
冰冷的报告声,再次响彻所有接收终端。
短暂的死寂。
随即——
轰!
日内瓦联合政府总部方舟指挥部爆发出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决策者陈宇猛地站起身,一向沉稳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激动。英德里克元帅重重一拳砸在控制台上,眼中闪烁着老兵看到全新决胜武器时的锐利光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