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碗里的水纹彻底平复,青铜罗盘沉在底部,星图的光痕仿佛被静止的时间封住。李文没有伸手去取,只是盯着那一点深暗的坐标,指尖还残留着机关松动时的细微震动。
他转身走向案前,纸页上摊着新军名录,墨迹已干。笔尖悬在最后一页,迟迟未落。脑海中浮现出战神残魂融入那一瞬——万民呼喊如潮水涌来,体内龙气奔腾不息,而就在那一刻,虚空似乎轻轻颤了一下,像风吹过绷紧的弦。
他闭眼回想,那不是错觉。信念之力与空间之间,有某种联系。
天刚亮,亲卫通报云姬已在科学院候见。李文披衣起身,将罗盘收入袖中,径直穿过主城长街,走入西区深处那座由灵木构筑的密室。
门在身后合拢,隔绝外界声响。室内中央是一方灵晶阵列,四周刻满符纹,正上方悬浮着青铜罗盘的投影,星图缓缓旋转。云姬站在阵眼旁,手中握着一卷羊皮图谱,脸色比往日略显苍白。
“你察觉到了?”她开口,声音清冷。
李文点头:“那天认主之时,我感觉到空间有回应。”
云姬展开图谱,指尖划过几处标记。“这不是偶然。过去三个月,我在玉门、敦煌、龟兹三地布下观测点,记录每一次‘血诏’激发时的空间波动。结果一致——每当百姓信念达到高峰,附近的空间裂隙就会出现短暂扩张,频率与强度完全同步。”
她顿了顿,“它们在共振。”
李文走近阵列,手指轻触灵晶表面。冰凉的晶体内部,隐约有金光流动。“你是说,信念可以影响空间?”
“不止是影响。”云姬抬眼,“是牵引。就像潮汐受月引,人心汇聚时产生的力量,能拉动维度之间的缝隙。问题在于,我们从未主动控制过它。”
她指向阵眼中央一枚淡绿色的结晶。“这是植物精灵凝结的灵种核,纯度极高,能稳定承载信念流。我试过用它作为媒介引导微弱血诏之力,结果发现……裂隙开启更平稳,持续时间延长了两息。”
李文目光微动:“你是想,把秘术和空间之力结合起来?”
“不是想。”云姬将灵种核放入阵心凹槽,“是已经看到了可能性。只要找到合适的触发方式,就能让信念成为打开通道的钥匙,而不是单纯的力量来源。”
李文沉默片刻,抬头:“做一次试验。”
云姬没反对,但提醒道:“风险不小。上次学徒尝试引导半成血诏,精神直接撕裂,昏迷三天才醒。你虽有战神残魂护体,可若共鸣失控,空间反噬会顺着连接倒灌入识海。”
“我知道。”李文站到阵列东侧,“所以不用全开‘血诏’,只引百姓日常所生的温和信念流。植物精灵网络一直在收集这类情绪——感激、安心、希望,足够低烈度测试。”
他闭目凝神,指尖轻点眉心。刹那间,十万百姓劳作的画面在他意识中浮现:农夫扶犁耕田,工匠敲打铁器,孩童在渠边嬉戏,妇人抱着粮食归家……这些细碎却真实的情绪,如溪流汇入江河,经由植物精灵层层传递,最终涌入密室中央的灵晶阵列。
金光渐起。
云姬同时掐诀,唇间吐出几个短促音节。她手腕一翻,一道银线自掌心溢出,缠绕阵列西角的符柱。空间微微扭曲,一道细如发丝的裂隙在空中浮现,幽蓝微光闪烁不定。
“来了。”她低声说。
李文睁开眼,体内龙气缓缓流转,带动那股温和的信念之力,顺着经脉推向掌心,再注入阵列。金光与蓝光接触的瞬间,灵晶骤然亮起,整座密室嗡鸣一声。
裂隙停止震颤。
原本飘忽不定的边缘变得清晰,扩张速度减缓,却更加稳固,像是被无形之手轻轻撑开。更奇异的是,裂隙内部原本混沌的虚影,竟映出一片陌生景象——黄沙漫天,一座残破石塔孤零零矗立,塔顶刻着某种古老文字。
“那是……北境外三百里的荒原。”李文皱眉,“可那石塔,三年前就被沙暴掩埋了。”
云姬盯着裂隙,眼神锐利:“不是影像,是实时投射。我们打开了一个定向窥视通道,靠的是信念与空间的共振。”
她迅速取出玉简记录数据,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七息,维持了整整七息。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久。而且……你看这里。”
她指向灵晶底部一处微小凹陷,那里正缓缓凝聚出一滴透明液体,像是从空气中析出的露珠。
“空间凝露?”李文低声问。
“是锚定成功的标志。”云姬声音微颤,“说明裂隙已被短暂固定。只要有持续的信念供给,它不会自行闭合。”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震动。
这不只是打通一个观察孔。这意味着,未来或许能建立稳定的跨域联络,甚至传送物资与人员,而不必依赖随机开启的单项通道。
“再来一次。”李文说,“加大输出。”
“不行。”云姬摇头,“你气息已有波动,刚才那次共鸣已接近极限。再强推,怕伤及经络。而且我需要重新布阵,加设缓冲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