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凡的指尖渗出细密的汗珠,十窍灵气在体内形成湍急的漩涡,鱼际穴的壁垒正在金芒冲击下发出细微的碎裂声。山洞外的地脉灵气突然变得活跃,顺着石壁的缝隙涌入,在他周身凝成金色的雾霭 —— 这是肺经灵脉被引动的征兆,比孙默长老记载的提前了整整两个时辰。
“石兄的灵气波动好剧烈!” 赵虎啃着干粮的动作顿住,土黄色的气血在他掌心凝成拳印,“要不要我用裂山拳帮你震荡一下窍穴?”
林修按住他的肩膀,长剑在地面划出防御阵:“别打扰他,这是金行灵雾自发汇聚,强行打断会伤了根基。” 他指着石凡周身的雾霭,“你看这些灵雾的流动轨迹,正好形成‘兑卦’阵图,比咱们刻意布置的还精妙。”
沈青从药篓里取出块晶莹的冰玉,放在石凡身侧:“这是‘寒水玉’,能中和金气的燥烈。” 他的指尖在冰玉上轻轻一点,淡蓝色的水汽渗入雾霭,“周师叔说,金行窍穴开启时最忌心浮气躁,有这玉在能稳妥些。”
石凡的天窍一片澄明,十窍灵气与外界的金行灵雾形成完美共振。他能 “感知” 到鱼际穴的裂隙后,那片金色灵雾正随着地脉节奏起伏,其中最精纯的一缕,正像钥匙般嵌在壁垒的薄弱处。这种感知力在《玉皇界灵体考》中被称为 “灵雾通神”,是万古灵体独有的天赋,能在杂乱的灵气中精准锁定核心。
突然,洞外传来冰层碎裂的脆响。沈青的短匕瞬间出鞘,幽蓝的毒光在刃尖闪烁:“是冰蚕,至少来了三只。” 他撒出把灰褐色的粉末,在洞口形成道无形的屏障,“它们的蚕丝能冻结灵气,千万别被缠住。”
石凡的灵气运转骤然加速,鱼际穴的壁垒在外界刺激下终于裂开道口子。金色灵雾如潮水般涌入,与十窍灵气交融时,竟在他周身凝成件流动的金甲 —— 这是十一窍共鸣产生的 “金行罡气”,比十窍时的星网防御强了三成。
“石兄成了!” 赵虎的阔刀重重砸在地上,土黄色的气血与金甲碰撞出火星,“咱们出去会会这些冰虫子!”
林修的长剑在身前划出青色的弧光:“别莽撞,孙长老说冰蚕的蚕丝蕴含‘玄冰窍’之力,正好克制金行灵气。” 他指着石壁上的刻痕,“前辈留下的记录说,对付它们要用‘火攻’。”
石凡的青云剑突然出鞘,十一窍灵气顺着剑刃流转,金芒中跃动着神门穴的星火:“星河归流 ——” 这一式比之前多了分凌厉,金芒与星火交织成螺旋状,斩在洞外蔓延的蚕丝上,竟将那些坚冰般的丝线灼出白烟。
三只冰蚕正盘踞在不远处的树冠上,通体雪白的蚕身泛着冰晶光泽,头部的复眼闪烁着幽蓝的光。它们已开启十六窍,吐丝时能看到清晰的灵气轨迹,显然是遵循着某种玄冰窍穴的联动规律。
“这些畜生的蚕丝在模仿‘玄冰十二重窍术’!” 林修的长剑突然变招,青色灵气在剑刃上凝成莲花,“沈兄,用你的‘腐心草’汁液混着火油试试!”
沈青从药篓里掏出个陶罐,将里面的液体撒向冰蚕。石凡适时引动星火,火油瞬间燃起熊熊烈焰,将冰蚕的蚕丝烧成灰烬。但那些冰蚕极为狡猾,借着浓烟的掩护突然俯冲,吐出的蚕丝如网般罩向四人。
赵虎的阔刀在身前舞成铁幕,土黄色的气血震得蚕丝不断震颤:“石兄快用金芒破它们的窍穴!我快顶不住了!” 他的肩膀已被蚕丝扫中,那里的气血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冻结。
石凡的十一窍灵气突然形成闭环,金芒与星火在青云剑上凝成寸许长的光刃。他能 “清晰” 看到冰蚕腹部的窍穴节点,其中三处与自己的鱼际穴形成相克之势。这是《万窍归神诀》“无序共鸣” 的妙用,能在瞬间找到敌方的弱点。
“就是现在!” 林修的长剑突然刺穿冰蚕的防御圈,青色灵气在蚕身留下道焦痕。石凡的光刃紧随其后,精准地斩在冰蚕最核心的玄冰窍上。金色光刃与幽蓝冰气碰撞的刹那,整只冰蚕竟像琉璃般碎裂开来,爆出的精纯灵气被石凡的金行罡气尽数吸收。
另外两只冰蚕见状转身欲逃,沈青的毒粉早已撒在它们身后的树枝上。幽蓝的毒雾顺着冰蚕的气孔渗入,让它们的动作变得迟缓。赵虎的阔刀趁机劈下,土黄色的气血将其中一只震成碎块,林修则用长剑挑断了最后一只的蚕丝腺。
“这些冰蚕的玄冰窍里,藏着不少精纯灵气。” 石凡的指尖划过冰蚕的残骸,金行罡气将那些冰蓝色的灵气包裹成球,“用《万窍归神诀》能转化成金行灵气,正好巩固刚开启的鱼际穴。”
林修的长剑在残骸上轻轻一点:“孙长老的笔记说,冰蚕守护的地方通常有金行灵髓。” 他指着不远处的石壁,那里的藤蔓下隐约可见个洞口,“你看那洞口的岩石,泛着淡淡的金光。”
四人穿过藤蔓覆盖的洞口,发现里面是个天然的石室。石室中央的石台上,静静躺着块拳头大的晶石,通体金黄,表面流动着与鱼际穴同源的灵气 —— 正是孙默长老提到的金行灵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