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透过精致的雕花木窗洒入室内,为婉儿的闺房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李奕毅本计划今早与师妹婉儿好好交流一番,奈何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师兄,春儿已在门外等候多时了。”婉儿轻声提醒,手中却仍依依不舍地为他整理着衣襟。
李奕毅眉头微蹙,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这春儿,偏偏挑这个时候。”
“师兄莫要生气,”婉儿莞尔一笑,那笑容如春日梨花,清丽动人。
“春儿是南宫灵儿姐姐的贴身侍女,你不给春儿面子,也得给南宫姐姐几分薄面呀。”
李奕毅望着眼前善解人意的婉儿,心中不由一暖。
她今日身着淡紫色长裙,裙摆绣着精致的百花图案,衬得她肌肤如雪,眉目如画。
作为百花宗宗主,她本应高高在上,却因他统治这个帝国后,甘愿留在他身边,默默付出。
“婉儿,等处理完樱花东瀛帝国的事务,我封你为淑妃,可好?”李奕毅伸手轻轻抚摸她细腻的脸颊,语气温柔。
婉儿闻言,脸颊泛起红晕,低头轻声道:“婉儿全凭师兄做主。”
她本是百花宗宗主,掌握一门秘术神通,可以将自身修为传给心爱之人。
然而李奕毅修为深不可测,根本看不上她那点微末道行。
或许,为他生个孩子才是更好的选择,听说系统会因此奖励他更多功力。
“朕先去忙了,晚些再来看你。”李奕毅在她额上落下一吻,转身匆匆离去。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婉儿不自觉地抬手抚上心口,感受着那里异常快速的跳动,一丝甜蜜与幸福萦绕心头。
虽然他们相处不过短短一个时辰,但李奕毅对她该做的事情都做了。
若不是春儿突然到来,他怕是还要服用易子丹。
“这就是爱吗?好奇妙的感觉。”婉儿轻声自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李奕毅快步穿过长廊,心中思绪万千。
他之所以急着见镇国公,确实有要事相询。
这位常年征战在外的外公,不仅是朝中重臣,更是他重生到这个世界上最信任的亲人之一。
踏入宫殿,文武百官齐声高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奕毅抬手示意众人平身,目光落在站在最前方的镇国公身上。
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军虽鬓角斑白,但身姿挺拔,目光如炬,一身戎装更显威武。
“赐座镇国公。”李奕毅特意吩咐,语气中透着对外孙的尊敬。
“谢陛下。”镇国公拱手行礼,这才端正坐下。
“启禀陛下,北莽已被我军彻底征服,王族及其党羽均已伏诛,各部落首领也已肃清。臣已在各部落和王室领地安排了我朝官员。”
李奕毅满意点头:“北莽百姓多为游牧民族,本性不喜战争,不过是环境所迫。只要加强贸易往来,他们定能在草原上安居乐业。”
他脑海中浮现出二十一世纪草原牧民的生活景象——早出晚归,与世无争,养牛放羊,饮奶酒,食羊腿,生活虽简朴却自在。
“传朕旨意,命工部修建一条水泥公路直通草原中心地带,并在那里建立贸易城区。同时派遣夫子前往教学,以文化同化他们,大力鼓励经商……”
户部尚书上前一步奏报:“陛下,长平公主与沈家的商队已进入草原,大量粮食正陆续运往各地。”
“很好,”李奕毅微微颔首,“寒冬将至,这些粮草将助他们渡过难关,来年定会更好。”
“陛下,”一位大臣好奇问道,“臣等一直不解,为何草原不能种植农作物?”
“主要是气候问题,土壤中氮元素稀少。但也并非完全不能种植,玉米便可生长,只是产量不高。”
李奕毅解释道,忽然想起草原上特有的青稞,这种作物耐寒耐旱,产量也相当可观。
他转向大司农:“朕有一种高产的青稞种子,届时你派人前往草原,教导当地百姓种植。”
“臣遵旨!”大司农恭敬应答。
“匈奴那边情况如何?大元帅的进军是否顺利?”李奕毅将目光转向兵部尚书。
“回陛下,大元帅正率军追击匈奴王室余孽,不日便可班师回朝。”
李奕毅满意地点头:“那片广袤草原也当采用同样策略进行开拓同化。至于北莽的思密达地区,适宜种植水稻、麦子、土豆,还盛产人参……”
“思密达?”众臣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不过是个称呼罢了,”李奕毅笑道,“但礼部需派遣书生前往,教化那些蛮夷,将他们同化为大乾汉人。”
“臣等遵旨!”
文化入侵才是最厉害的武器,它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几代人的思想,让他们接受大乾的文字、文化和爱国思想。
要想实现天下一统,文化教育至关重要。
议事完毕后,李奕毅特意将镇国公留了下来。
“外公,”当殿内只剩二人时,李奕毅改变了称呼,语气也变得亲近许多,“您是否早就知道母妃尚在人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