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转眼间,数个月过去了。
似乎不到一年时间,西征元帅崔仁便已班师回朝。
这一日,王城之外,人声鼎沸,旌旗招展。
文武百官与万千百姓齐聚城外,恭迎这支凯旋的西征大军。
就连当今圣上李奕毅,也亲临城门,静候将士归来。
崔仁远远望见那道明黄身影,心头顿时涌起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翻身下马,领着身后一众将领,快步走到李奕毅面前,齐刷刷跪拜在地。
“微臣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崔仁声音微颤,重重叩首。
他心中百感交集——若非遇上明君,他至今恐怕仍是个默默无闻的穷秀才,何来今日的西征大元帅之荣?
更不用说这一身人间红尘仙的修为。
陛下不仅赐他前程,更让他父母安享晚年,妻儿无忧。
这份知遇之恩,让他甘愿将头颅挂在腰间,为君分忧,为天下百姓而战。
西征路上,多少艰难险阻,多少生死关头,每当撑不下去时,只要想到陛下的赏识与信任,他便咬紧牙关,拼死向前。
“众爱卿平身,这一路辛苦了。”李奕毅含笑抬手,一股无形的柔和力量将众人轻轻托起。
“谢陛下!”将士们齐声应答,个个精神抖擞,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此次西征,他们踏平西欧诸国,将无数城邦与小岛尽数纳入大乾版图。
唯有南非那些贫瘠部落被放弃——不是不能取,而是不愿取。
若将那些赤贫之地纳入版图,反倒会拖累大乾的经济。
此番归来,他们带回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全都妥善收在李奕毅所赐的空间戒中。
“陛下,庆功宴已备妥。”礼部尚书上前禀报。
“好,众将士随朕入城。宴毕之后,论功行赏,再回家与亲人团聚。”李奕毅微微颔首。
“谢陛下!”众将齐声应和,声音中满是期待与喜悦。
这支西征军中,除了崔仁直属的部队,还有原大元帅麾下的精锐。
他们协同作战,方能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这般伟业。
若无李奕毅培养的人间红尘仙——这些日行千里的强者,西征至少需要十年八载。
大军所到之处,不臣者诛,直到敌人跪地求饶。
李奕毅推行仁政,免赋税、分田地,让百姓真心归附。
任何反抗势力,都成了与百姓为敌的罪人。
随后便是文化同化,推行汉字,传播“有斗争就有反抗”的思想,将贪官污吏当众处决,钱财田地分与百姓。
庆功宴上,李奕毅举杯环视众臣:
“朕今日有言在先:官职最高封至一品,不设异姓王,不封无可封。日后立功,不为朕,而为大乾百姓——百姓即是江山,江山即是百姓。”
他语气平和,却字字千钧:
“功高震主之事,不会发生。但若功劳实在太大,朕会荫及家属,赐其虚职,不必上朝,仍享俸禄。”
此番西征带回的财富,足以支撑大乾两百年军饷。
但这些钱,李奕毅打算全部投入基建——修路筑坝,改善民生。
而更让将士们心动的,是陛下手中的灵丹妙药。
比起金银田产,他们更渴望能增加功力的丹药。
一枚丹药可省十年苦修,这般机缘,平日只有天机阁的人才能享有。
“陛下,臣等愿不要田地,只求赐一枚十年功力丹!”几个年轻将领鼓起勇气请求。
“当真不要田地?”李奕毅挑眉,这还是头一回有人提出这样的要求。
“不要!只要丹药!”众人异口同声。
“准了。宴后去天机阁领取吧。”李奕毅含笑应允。
“谢陛下!”众将喜出望外。
这丹药,多半是要留给自家子侄。
一枚丹药省去十年苦修,这等机遇千载难逢。
与此同时,皇宫深处的婴儿车内,长公主灵钰正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打量着宴席上的热闹景象。
年仅十个月的她,已长出上下各两颗乳牙。
自从断奶后,她每日吃着米糊、奶粉、土豆泥、果蔬泥和肉沫,小脸圆润可爱。
此刻,她心中正暗自思忖:
“父王的丹药从何而来?是婉儿阿姨炼制的?不对啊,这片大陆灵气稀薄,灵药难寻……”
更让她困惑的是:“奇怪,父王近来怎么绝口不提修真大陆的事了?”
十个月来,灵钰已学会简单词汇,会叫“父王”、“娘亲”,还会说“解手”。
但无人知晓,这副婴孩躯壳里,藏着一个历经沧桑的灵魂。
“不过话说回来,父王每日给我泡的灵液确实神妙,如今我已至筑基巅峰,即将结丹。”
女婴粉嫩的小脸上露出与年龄不符的沉思表情,“唉,这安逸日子怕是不长了。待父王前往修真大陆,得想办法带娘亲逃离王宫才是。”
远处的李奕毅似是感应到什么,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婴儿车方向,嘴角微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