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漓自那日通过密道将沐夫人送入宫后,表面上便恢复了深居简出的状态。
然而,她心中清楚,自己踏入京师的那一刻,便已置身于风暴眼中,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窥探着她与平南王府的一举一动。
所以,她回京后除了次日按制入宫探视皇帝,唯一的大动作,便是在数日后的例行大朝会上,向满朝文武展示了她与公输毅呕心沥血研制出的“电报机”雏形。
那日,庄严的金銮殿上,当着监国二皇子司徒清鸿、三皇子司徒清扬、四皇子司徒清岚、五皇子司徒清瑜以及所有够品级上朝的官员的面,清漓命人抬上了那套看似简陋,却凝聚了这个时代难以想象智慧的设备——电报机。
伏打电堆提供着稳定的电流,缠绕着橡胶绝缘层的铜线连接着发报键和收报器,几个墨家弟子精心打磨的简易继电器和电磁铁组件裸露在外,闪烁着金属的冷光。
清漓立于殿中,身姿挺拔,口齿清晰、声音洪亮地讲解着。
她没有过多阐述那些深奥的“电”、“电磁”、“编码”原理,她知道,对于殿中绝大多数人而言,那无异于天书。
她只用了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演示。
她让属官在大殿外距离殿内几百米的操作台前,按照她与公输裔约定好的简易编码(基于摩尔斯电码简化改编,用长短音代表不同笔画或常用字),一下下按动发报键。
与此同时,殿内的收报器前,另一名属官紧盯着那由电磁铁驱动、不断在铺有炭粉的纸带上留下断续痕迹的指针,迅速根据痕迹的长短间隔,对照着手中的密码本,将其翻译成文字。
不过短短十数息,一段清晰的话语便被书写下来,由内侍高声宣读于殿前。
殿内瞬间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超越认知的一幕惊呆了。
隔着数百米的距离,无需人力传递,无需信鸽驿马,仅仅依靠那“滴滴答答”的声响和几根细细的铜线,信息竟能如此迅捷、准确地跨越空间!
短暂的寂静后,是如同潮水般涌起的哗然与惊叹!
“神迹!此乃神迹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翰林激动得浑身颤抖,几乎要老泪纵横。
“若此物能遍布我大齐疆域,政令传递,何须十日半月?一日之内,便可通达天涯海角!”兵部尚书目光灼灼,瞬间想到了其在军事调度上的巨大价值。
“商贸往来,信息互通,将再无迟滞!国库岁入,或可因此再增数成!”户部官员亦是满脸兴奋。
就连一直对清漓心存芥蒂、认为女子干政有违祖制的某些守旧派官员,此刻也被这实实在在的“神器”所震撼,张着嘴,半天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三皇子司徒清扬与四皇子司徒清岚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
他们都清楚清漓很厉害,却没想到她竟能拿出如此颠覆性的东西。
此物若真能推广,带来的将是整个国家治理效率的飞跃,其意义,丝毫不亚于一场军事胜利。
五皇子司徒清瑜站在皇子队列中,垂眸掩去眼中的复杂神色。
他越发觉得,自己选择在这个时机回京,或许是此生最正确的决定。这位堂妹,简直就是一座行走的宝藏。
而端坐在监国位子上的二皇子司徒清鸿,内心同样的惊骇。
同时也让他感到不安,清漓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在朝堂之上公然展示此物。她进京,真的只是为了推广这所谓的“技术”吗?
他强压下心头的震动,脸上挤出一丝赞赏的笑容,说了几句“郡主心思奇巧,此乃国之利器,当大力推行”的场面话,并当场下令工部、兵部、户部协同,配合清漓郡主进行后续的勘测、线路规划与资源调配事宜。
朝会在一片对“电报”的热议中结束。清漓成功地达到了她的首要目的——公开技术,展示价值,将自己和南疆置于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让任何想要动她的人都不得不掂量掂量后果。
然而,她低估了二皇子司徒清鸿那因得位不正而日益膨胀的猜忌心,以及他身边那条不断煽风点火的毒蛇——周旺。
二皇子府,书房。
“殿下!您万万不可被那司徒清漓迷惑了啊!”
周旺几乎是声泪俱下,他脸上的鞭痕早已愈合,但心中的屈辱和恨意却与日俱增。
“她早不拿出来,晚不拿出来,偏偏在陛下昏迷、京师局势微妙之时拿出这等奇物,其心可诛啊!”
司徒清鸿烦躁地在书房内踱步:“那电报机,于国确实大利……”
“利国?谁知道是不是利殿下您呢?”周旺尖着嗓子道,“她与三殿下、四殿下在宫门口眉来眼去,当谁没看见吗?她拿出这东西,首先讨好的就是那些骑墙的朝臣,是在收买人心!殿下,她进京,绝不可能只是为了推广那劳什子电报!臣怀疑……她与陛下的病情有关!”
“病情?”司徒清鸿脚步一顿,猛地看向周旺,对外宣城病情,二皇子却是非常清楚 那是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