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与周瑜联袂拜访“墨香阁”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曲阿城的权贵圈。
这意味着,“颍川陈竹”这个名号,已正式得到了江东新任统治者最高级别的认可。
一时间,你的书坊几乎成了江东文武官员,尤其是年轻一代和不得志者,渴望攀附或一探究竟的焦点。
你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谨慎。你深知,站得越高,盯着你的眼睛就越多,其中不乏怀疑与敌意。这份警惕,很快便得到了印证。
几日后的军议上,孙策再次邀你列席,虽未给予正式官职,但其让你旁听核心军务的姿态,已让一些跟随孙氏父子多年的老臣面露不豫。
此次军议,主要商讨对盘踞在吴郡北部、负隅顽抗的严白虎残部用兵方略。孙策麾下将领多主张强攻,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荡平。
就在孙策倾向于采纳强攻之策时,你于席间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和,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将军,诸位,严白虎虽已是穷寇,然其盘踞之地多山险水泽,易守难攻。若一味强攻,纵能取胜,我军伤亡恐亦不小。且其部众多为本地亡命,逼之过急,恐其四散流窜,为祸地方,日后清剿更为麻烦。”
你顿了顿,感受到几道带着审视和不满的目光落在身上,继续说道:“竹以为,或可刚柔并用。一面以精兵陈列要道,示之以威,断其外援粮道,一面可遣能言善辩之士,潜入其内部,或分化其头目,或劝降其中层。严白虎麾下并非铁板一块,利诱之,分化之,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便需战,亦能事半功倍。”
你这番“攻心为上”的策略,与主流强攻论调相左,却更显老成持重,思虑深远。
周瑜眼中闪过赞许,微微颔首。孙策也露出思索之色。
然而,一位鬓角已染霜白的老将,孙坚旧部程普,却冷哼一声,开口道:“陈公子高论,听起来是不错。然则,兵贵神速!我军挟大胜之威,正该一鼓作气,扫清寰宇!行此迂回之计,耗时日久,若期间北方有变(意指曹操或袁术),如之奈何?公子乃读书人,纸上谈兵容易,这沙场征伐,瞬息万变,岂是儿戏?”
这话语中,带着明显对你这“空降”谋士的轻视,以及对你的策略的质疑,更是隐隐将你排斥在“自己人”圈子之外。
厅内气氛顿时有些凝滞。众将目光在你与程普之间逡巡。
你并未动怒,脸上反而露出一丝淡然的笑意,起身对程普拱手道:“程老将军所言极是,兵贵神速,确是至理。竹年轻识浅,方才所言,不过是提供一种可能,供将军与主公参详。”
你先肯定对方,以示尊重,随即话锋微转,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回孙策身上:“然而,竹以为,‘速’与‘稳’并非截然对立。譬如猎豹捕食,其速虽疾,亦需审时度势,选择最佳时机与路径,力求一击必中,避免无谓消耗。我军挟大胜之威是实,然正因如此,更需珍惜士卒性命,力求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并将胜利之基夯实,而非仅仅追求速度,留下隐患。此役若成,既可速定吴郡,亦可向江东诸势力展示我军不仅勇猛,更有谋略,更能有效治理地方,此方为长久立足之道。”
你既回应了程普的质疑,承认了速度的重要性,又将你的策略拔高到了“珍惜士卒”、“夯实根基”、“展示谋略”的层面,格局顿时不同。
孙策闻言,眼中精光大盛,他本就是爱兵之人,更胸怀大志,岂会只满足于攻城略地?他猛地一拍案几:“好!鹤月此言,深得我心!程公,鹤月并非怯战,而是为我江东长远计!此事,便依鹤月之策,以精兵威慑,辅以分化劝降!公瑾,具体事宜,由你与鹤月详议!”
孙策一锤定音,既采纳了你的策略,也当众确立了你在决策圈的地位,更是将你与周瑜并列,委以重任。
程普脸色变了变,见孙策主意已定,只得抱拳称是,但看向你的眼神,复杂之色更浓。
周瑜适时开口,将具体分工细化,言语间对你多有倚重,无形中又帮你化解了不少压力。
这一次军议,你可谓大获全胜。你不仅成功影响了江东的军事决策,更在孙策集团的核心圈子里,顶住了元老重臣的压力,初步树立了自己“谋士”的权威。
然而,你也清楚地知道,程普的发难仅仅是一个开始。你以如此迅猛的速度崛起,势必会触动更多人的利益和固有的权力结构。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
军议散去,周瑜与你并肩走出议事厅。“程公性情刚直,并非针对鹤月你。”周瑜温言道,目光带着关切。
你微微一笑:“无妨,理越辩越明。竹只愿能为江东略尽绵薄之力。”
周瑜凝视着你坦然的神情,眼底那抹欣赏与更深层次的情感,悄然滋长。他欣赏的,不仅是你的才智,更是你这份临危不乱、从容自若的气度。
潜龙已露峥嵘角,风雨亦将随之而来。而你,陈鹤月,已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喜欢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神女衔玉而生,三国大佬争疯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