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乡政府在食堂举行了隆重的酒宴,宴请即将离任的丁向群和新任书记施孝仁。出席宴会的都是副科级以上实职领导干部,气氛庄重而热烈。食堂里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大家围坐在一起,举杯相庆,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往的不舍。
因为是午宴,丁向群事先已经声明自己只喝两杯,众人自然不敢劝酒,酒宴进行得很快。一个小时后,酒宴结束。丁向群以下午要开会为由,准备返回县里。
临别时,丁向群握着前后两任书记于江涛和施孝仁的手,真诚地说:“今天能来亚尔乡,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相信在新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咱们乡一定能再创佳绩。”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乡干部们的信任。
临上车前,丁向群挨个与各位乡领导握手告别。当他走到楚君面前时,特意加重了握手的力度,微笑着说:“这是我们里玉县最年轻的副乡长,好好干!”在大庭广众之下,丁向群自然不能对楚君表现出过分的亲近,但他的这番表态,无疑有意无意地彰显了他对楚君的特别关注。
丁向群走后,众人纷纷与于江涛、施孝仁握手告别,然后陆续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于江涛和施孝仁一起回到书记办公室,进行了简单的工作交接。两人交换了座位,又聊了一会儿,于江涛和施孝仁握手告别,彼此的脸上都带着一丝不舍。
于江涛又来到尕依提的办公室。尽管平时工作上两人分歧不少,但在此刻,彼此都流露出英雄惜英雄的感慨。毕竟,两人都已经知道彼此未来的去向,以后在县里打交道的机会不会少。随着两人工作上没有了交集,矛盾自然就消于无形。两人客客气气,非常亲热地交谈了十分钟后,于江涛来到楚君的办公室。
施孝仁到了党政办,他跟玉苏甫说:“我请两天假,手头上有些个人事务要办理,大后天过来上班。现在我要回县城,麻烦你给我派一辆小车送我回县里吧。”玉苏甫有些为难,乡政府现在只有三辆公务车,其他都是面包车。三辆公务车中,一辆是普通“桑塔纳”,于江涛刚才已经打过招呼,一会儿他要回县里,再返回乡里这才算交车了。剩下两辆都是“吉普”212,一辆是尕依提专用,一辆是副职共用。玉苏甫试探着问:“施书记,现在在家的就剩下一辆‘吉普’212,你看……”
施孝仁虽然心里不舒服,但自己刚来,故作大度地说:“行啊!什么车都行。”施孝仁、尕依提乘车陆续离开了乡政府大院。
于江涛一进门,楚君便热情地起身迎接,为于江涛泡上一杯热茶。两人坐在沙发上,于江涛看着年轻的楚君,心里感慨万千。上次的纪委联合巡查,多亏了楚君的提前报信,自己才得以有惊无险地躲过一劫。而这次自己的升迁,也离不开楚君的努力付出——正是因为他在农业、乡镇企业等方面的出色工作,让亚尔乡在全县的考核中脱颖而出,为自己的晋升增添了重要砝码。
对于这两件事,两人都是心知肚明,彼此间心照不宣。于江涛即使需要给予感谢,但回报的方式也只能意会,不能言明。
于江涛沉默片刻,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说道:“楚乡长,真的挺遗憾的。关于你的任命,组织上最终没有通过。不过,我还是要跟你交个底,当县委组织部牛部长和丁副部长分别找我谈话,让我推荐书记人选时,我是全力推荐你的。后来我听说,这个姓施的后台很硬,电话直接打给了孟书记。唉,太遗憾了!”
楚君语气平静而稳重地说:“于书记,在这关键的时候,您能想到我,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非常感谢您的提携。组织的决定我当然要尊重,再说我还年轻,我会加倍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于江涛微微一笑,拍了拍楚君的肩膀,说道:“楚乡长,你是个好苗子,我对你有信心。亚尔乡虽然条件艰苦,但也是个能锻炼人的地方。你在这里好好干,早晚会有机会的。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跟我联系,我在县里也会多多关注你的。”
楚君一直把于江涛送到了办公区外。在走廊上路过办公室时,楚君停下脚步,轻轻敲了敲门,示意大家出来送于江涛。很快,乡政府的同事们纷纷走出办公室,站在大门口两侧,目送于江涛离去。
于江涛看到这么多人出来相送,心中不禁有些感动。他停下脚步,转身面向众人,微微一笑,说道:“大家辛苦了,以后乡里的工作还得靠你们多努力。我虽然调走了,但亚尔乡永远是我的牵挂。再见!”
楚君站在人群前面,说道:“于书记,您放心,我们一定不负所托,会继续努力,把亚尔乡建设得更好。”
于江涛转身上了车,挥手致意,小车很快出了大门。
星期一的党政联席会如期召开,会议由楚君主持。这是会前尕依提与楚君沟通好的安排。鉴于自己即将调走,尕依提决定不再主持会议,而是将这个工作交给了楚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