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施孝仁拿起桌上的电话,手指熟练地拨动一串号码。电话那头很快就传来了一声应答,他语气简洁明了地交代了几句,便挂断了。
没过几分钟,走廊传来一阵脚步声。门被推开,齐博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他举止谦逊且得体,每一处细节都显得恰到好处。走到办公桌前,他微微欠身,恭敬地向施孝仁问好:“你好,施书记。”
施孝仁抬起头来,目光在齐博的脸上轻轻拂过,眼神中似有几分探究的意味。
想起玉素甫向他私下里说起的话,施孝仁的思绪不禁飘远——齐博是楚君的死党。上次楚君被县检察院带走时,全乡大部分村民竟跑到县里上访,有人暗地里传言,齐博很有可能就是幕后推手。从山口村、三棵树村到乌拉台村,村民们的自发行动仿佛点燃的导火索,迅速蔓延至全乡,而这三个村正是楚君的大本营,是他事业的起点,村主任们对楚君唯命是从,马首是瞻。而齐博呢?始终围绕在楚君左右。你说这事儿跟他无关,谁会相信。
看着齐博一脸真诚和谦逊,施孝仁有时也会恍惚,难道自己真的太多疑了?可他本能地警惕起来,毕竟在这复杂的政治旋涡中,“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等这件事平安度过,一定要把齐博下放到村里去。把他放在身边,那就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
这次,施孝仁没有再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微笑着起身,客气地示意齐博坐在办公桌的对面。他一脸和蔼地说道:“齐主任,坐吧。”
博微微一笑,小心翼翼地在沙发上坐下,身体微微前倾,保持着谦逊的姿态。
施孝仁率先打破了沉寂,声音温和而关切,仿佛在和一位老朋友闲聊:“齐主任,最近工作上怎么样啊?”
齐博装作有些拘谨的样子,声音略带谦逊:“施书记,最近不是都在忙着推广蔬菜大棚种植嘛,很多事情都没来得及向您汇报。刚好,借着这个机会,向您汇报一下思想。”
施孝仁心中泛起一阵复杂的波澜。当初他刚来亚尔乡时,玉素甫就曾跟他说过:齐博是楚乡长的铁杆死忠,他肯定不会跟你一条心的,留着他就是个祸害。可他当时刚到任,对周围的情况还不熟悉,不敢贸然动手。而现在,事情的发展早已超出了他的预期。楚君和齐博联手,势力在亚尔乡渐成气候,局面有些失控。此时,再想罢免齐博的职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党委会上,他成了少数派,决议大概率会被否决。
他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地说道:“汇报思想不着急,以后我们有的是时间。今天我们聊点别的。齐主任,这次党代会你也参加了,感觉如何?”
齐博神情从容,语气平和,很官方的回答道:“施书记,这次党代会确实开得很成功。大家的参与热情高涨,尤其是对乡里未来的发展规划,讨论得热火朝天。这次会议不仅凝聚了人心,也明确了方向,为乡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施孝仁微微颔首,目光在齐博的脸上微微闪烁,似乎在探寻着什么。他轻声说道:“是啊,凝聚人心确实很重要。不过,我也注意到,这次会上有些提议似乎来得有些突然,比如楚君的提名,一下子得到了这么多代表的复议,这让我有些意外。而且现在他的票数又遥遥领先,我想找你了解一下情况,听听你对此事的看法。”
齐博心中冷笑一声。他深知,施孝仁再怎么折腾,也只不过是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尽管上面还没有正式任命书记人选,但施孝仁的命运早已注定。楚君能否当党委书记,其实已经不再是最关键的问题。如今,最重要的不过是让施孝仁尽早离开亚尔乡,而这件事已然板上钉钉。
在亚尔乡这场权力的博弈中,齐博早已经看清了大势所趋。他深知,施孝仁不过是个即将失势的困兽,无论他如何挣扎,都无力回天。
齐博脸上始终带着谦逊的微笑,语气平和而诚恳:“施书记,楚乡长的出色工作能力,有目共睹。这一年,楚乡长为乡里办了多少实事!开煤矿、修山路、搭建大棚种蔬菜、修缮学校、帮扶五保户,桩桩件件,都彰显着他的实干与担当。这次党代会,他以高票当选,这不仅仅是对他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乡亲们对他未来工作的无限期待与信任。我相信,只要楚乡长能够持续展现他的能力和才干,定能为乡里带来更多的生机与希望。乡里的发展,正需要更多像他这样有能力的人来引领,去书写新的发展篇章。”
齐博这一番颂扬楚君的长篇大论可不是施孝仁愿意听的。他沉默了片刻,眼神中闪过复杂的情绪,轻声说道:“齐主任,我知道你一直很能干,也很受大家的信任,只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11月份要举行乡人大换届选举了,以你的个人能力,你是完全有能力提名副乡长人选的,我现在正在县组织部积极推荐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