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广平的目光穿过窗棂,投向远处的天空。阳光如金色的绸缎,洒在他的脸上,暖洋洋的。然而,这份温暖并未驱散他心中的沉重。责任感如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他的肩头,让他愈发感到使命的重量。
经过反复权衡,孟广平还是拨通了施佳俊的电话。电话接通后,他沉声说道:“你刚才谈到关于施孝仁的工作安排问题,我和李书记商量了一下。原则上,还是让他回到县上工作吧。一方面,目前各乡刚刚完成换届选举,班子刚刚配齐,此时再进行调整,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波动。另一方面,他不懂维语,下去工作会遇到很多困难。县规划局刚好缺一个党委书记,我们决定将他安排到规划局工作。这既是一次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也是一次特殊的考验。”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语气中带着几分鼓励:“施孝仁同志在此次选举中虽有挫折,但我们相信,他有能力从失败中汲取教训,重新振作起来。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抖擞精神,再立新功!我们期待他能在这次新的岗位上,展现出同样的风采。”
电话那头,施佳俊心里骂娘,脸上却挂着僵硬的笑容,嘴里还在说着感谢组织的话:“谢谢领导的关心和安排,我一定转达给施孝仁同志。我会让他珍惜这次机会,努力工作,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楚君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宛如置身于迷雾笼罩的山谷,其背后隐藏着数不清的复杂因素。孟广平心中升起一种强烈的预感:楚君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存在并非孤立,而是有着某种看不见的依托。楚君的上方,仿佛有一双、甚至更多双眼睛,正默默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他。这双眼睛代表着更高层次的权力与意志,像是从云端投射而下的探照灯,紧紧锁定着楚君的每一个举动。
这种来自高层的密切关注,宛如一种无形的魔法,似有似无,却又无处不在。它让孟广平对任何与楚君相关的事务都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在涉及楚君的决策时,他总是如履薄冰,每一个选择都要反复斟酌,唯恐出现任何一丝差错。
依旧如往常一般,孟广平在第一时间拨通了塔尔州州委组织部部长徐黎明的电话。电话那头,徐黎明的声音依旧是那么沉稳,气定神闲。他耐心地听着孟广平将亚尔乡“跳票”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目前各常委对楚君任命态度的详细汇报。
长达五分钟的汇报过程中,徐黎明始终保持沉默,既不插话,也不打断,仿佛是在用沉默去消化这些复杂的局势。
直到孟广平的声音终于停了下来,电话那头传来一阵短暂的沉默。空气似乎凝固了,每一秒的等待都显得格外漫长。
终于,徐黎明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平静,仿佛是从遥远的高处传来的低语,带着一种别样的威严与沉稳。然而,他问出的却是一个看似与当前话题毫不相关的问题:“孟书记,你最近有没有注意到天气的变化?天气预报看了吗?”
孟广平愣了一下,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徐黎明的这番话仿佛是一道突兀的转场,让他有些无所适从。他下意识地望向窗外,此时虽然是冬季,但南疆的气温明显比北疆要高。窗外,天空一片湛蓝,几朵白云慵懒地漂浮着,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办公桌上,房间里弥漫着一种暖洋洋的氛围。
他微微皱眉,目光从窗外收回,仿佛被这突兀的转折拉回现实。语气中带着一丝迟疑与困惑,他问道:“天气?最近天气一直不错,挺好的,您问这个是……”
徐黎明的声音仿佛带着淡淡的笑意,却又让人捉摸不透,仿佛藏着更深层的用意:“天气预报说,今天晚上有暴风雪。我有点不信,这么好的天气会有暴风雪?可是科学就是科学,预报的事情总是有它的道理。最近的天气,有时候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他顿了顿,声音微微加重,“很多事情也是一样,表面的平静之下,或许正酝酿着一场风暴。”
孟广平沉默了片刻,他意识到,徐黎明这话并非单纯在讨论天气,而是在提醒他,眼前的局势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暴风雪”就像是一个隐喻,暗示着即将到来的未知挑战。
他重新坐直身子,缓缓说道:“谢谢徐部长提醒,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没错。”徐黎明的声音依旧沉稳,“一个乡党委书记的任命问题,不要简单看成人事问题。就像你们里玉县现在的情况,表面看起来一切安好,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变化。天气预报,有时候能提醒我们一些即将到来的变数。暴风雪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就会被打得措手不及。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孟广平点了点头,心中已经逐渐清晰起来。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仿佛透过电话线与徐黎明对视一般:“我明白了,徐部长。我会更加谨慎地处理这件事,提前做好准备,做好应对暴风雪的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