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独自坐在办公桌前,目光透过窗外的树枝,似乎能看见远方的田野。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热西提的身影,那位宽厚长者,那个对乡里发展有着深深热忱的人。
与热西提相处虽短,但楚君仿佛能从他身上看到一种坚定的力量,一种为这片土地奉献一切的力量。热西提对乡里经济发展的付出,楚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两人合作以来的愉悦与默契,也成为了他心中温暖的回忆。然而,热西提突然病倒,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楚君不禁陷入深深的忧虑与难过之中。
大门对面,乡里的商业街和敬老院正紧锣密鼓地施工,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在尘土中舞动,仿佛在与时间赛跑,争取在封冻期前把管线布好,为明年开春的顺利动工打下坚实基础。
阿布里肯和齐博,这两个忙碌的身影,每天都在工地上穿梭,他们的眼神坚定,脚步匆忙,每一块砖石的堆砌都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美好的期许。
乡农牧商联合公司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取得营业执照后,杨发胜担任董事长,齐峰出任总经理,公司发展之路在他们脚下徐徐展开。
保鲜库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挥汗如雨,开挖基础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而公司的集资入股更是进展顺利,短短半个月,80万元集资款就已汇聚,如同一股股清泉,为公司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县农技站也看到了合作的潜力,投入20万元,为保鲜库项目添砖加瓦。
楚君也投身其中,他拿出自己的20万元,私下借给齐博。齐博则将这笔钱以齐峰的名义入股公司。两人在私下里达成了一份默契的协议:每年30万元的分红,三分之二归楚君所有。对于楚君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笔经济上的往来,更是他对朋友的支持,对合作的信任,是他在事业的道路上,为友情和未来添上的一笔浓墨重彩。
正当楚君沉浸在这些回忆与思索中,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他抬头望去,是齐博抱着一叠文件走了进来。“楚书记,杨董事长说公司地界有点问题,想请你和我一起过去商量一下。”
齐博的声音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也将楚君从沉思中拉回现实。
楚君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来,跟着齐博一起走向乡农牧商联合公司。一路上,他看着熟悉的街道,看着忙碌的工人,心中涌起一股新的力量。他知道,尽管热西提不在,但这份对乡里未来的期待与奋斗,会一直延续下去……
楚君在公司施工现场,查看了施工进度。杨发胜想在南边的地段多占两米,因为占地是大事,楚君不能单独做主,他对杨发胜和齐峰认真说道:“原来的地界已经划定,现在想要改变,这就牵扯到隔壁农畜市场的地界,这必须上会讨论,现在我无法答复你。”
“杨董事长,公司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保鲜库的建设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要确保工程质量,还要提前规划好运营模式,争取早日投入运营,为乡里的农牧产品提供更好的储存条件,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中午两点多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办公桌上,投下一抹温暖的光斑。
玉苏甫的电话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电话那头传来他略显疲惫的声音:“楚书记,热西提乡长已经顺利送到了县医院,家属也已经办好了移交手续。”
楚君心中的一块石头稍稍落地,轻声道:“路上小心,早点回来。”
星期二上午,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办公室的地板上,光影交错,楚君和齐博正坐在长沙发上讨论乡敬老院工程的细节。
大幅的图纸铺在茶几上,齐博一边讲解,一边用手比划着图纸上的关键部分,而楚君则全神贯注地听着,不时点头或提出疑问。两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图纸上,仿佛整个世界都消失了,只剩下他们和这个关乎乡亲们福祉的工程。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玉苏甫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走了进来。两个年轻人看起来都像是刚毕业的学生,脸上带着一点青涩和期待,眼神中透着些许紧张。他们的到来仿佛给这间安静的办公室带来了一点新意。
玉苏甫喊了一声:“楚书记!”楚君和齐博同时抬起头来。楚君看到是玉苏甫,因为是同事,他没有说话,心里还在琢磨着图纸上的问题,便又低下头,继续盯着图纸,思考着解决方案。
楚君的注意力全然集中在那张摊开的图纸上,宛如一位专注的艺术家沉浸于创作之中,他丝毫没有察觉到访客的到来。他年纪轻轻,20 岁的他面容青涩,身材瘦削,站在人群中,更像是一个刚踏入校园的中学生,带着几分稚气和懵懂。
而齐博,这位长期担任党政办主任的资深干部,此刻正目光如炬地打量着眼前这两张陌生的面孔。他身材高大,如一棵挺拔的苍松,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沉稳而威严的官气,那是岁月与职责赋予他的威严与沉稳。他的出现,仿佛让整个空间的气压都为之一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