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的领导思路与常人迥异,他向来不愿意将单位上所有权力紧紧攥于掌心。那样固然能掌控全局,但往往事半功倍,累得身心俱疲,到头来却未必落得他人真心相待。可这样的心思,又怎可轻易示人?他只能佯装若无其事,缓缓说道:“没错,这一切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不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若他自身能力不足,即便机会摆在眼前,也终究难逃落败的局面。”
电话那头,茹仙一听这话,兴奋得声音都提高了一个八度,急切地想要表达内心的认同:“我知道,我知道。我们家那位也说了,他打心眼里感激你。他说,你不仅给了他机会,还给了他信任。他一定会好好干,绝不辜负你的期望。”
楚君微微颔首,语气里满是鼓励:“我也相信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只要给予机会,他定能大放光彩。我只是希望他能明白,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并非凭借关系就能轻易获取。我希望他能珍惜这个机会,努力提升自己。”
茹仙满口应承:“老公,我会把这话转达给他的。你放心,我们家那位一定会好好努力的。他是个有上进心的人,一定会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不让你失望。”
楚君微微一笑,语气平和:“我了解他,他是个很有上进心的人。那就这样吧,你早点休息,我还有些事情要忙。”
“好,好,那我挂了,你也要注意休息哦。”茹仙虽不舍,但还是乖乖地挂断了电话。
楚君放下电话,微微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在安静的房间里回荡,显得格外悠长。他深知,基层工作绝非易事,不仅需要卓越的能力,还需要深邃的智慧与持久的耐心。
他望向窗外,夜色深沉,繁星点点,仿佛在默默倾听他的心声。他衷心希望阿布力肯能领略到他的良苦用心。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夜色中的乡政府大院显得格外宁静。楚君望着远方,心中默默想着:无论别人怎么评价,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只要能为乡亲们办好事,那就足够了。
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室的地板上,为室内增添了几分暖意。楚君正坐在办公桌前,与阿布力肯乡长一道商讨着乡敬老院工程开挖的事宜。两人正专注于手中的建设方案,办公室内满是紧张而专注的气氛。
就在讨论正酣时,桌上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清脆而突兀,打破了办公室的紧张氛围。
楚君看了一眼来电号码,那是县委书记孟广平的秘书、县委办副主任李成柏的电话。他心中微微一凛,急忙接起了电话。李成柏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严肃而沉稳:“楚书记,明天上午11点30分,孟书记找你谈话。”
楚君心中不禁一紧,孟书记亲自找自己谈话,这绝非小事。他连忙试探性地问道:“李主任,我想向您打听一下,孟书记找我有什么事吗?”
李成柏的声音依旧保持着公事公办的严肃,他说道:“楚书记,如果我知道是什么事情,我肯定会说,可惜,孟书记跟我什么都没说。”
实际上,李成柏对整个事情的内幕早已了如指掌,但他深知,作为一名秘书,口风紧不仅是职业素养,更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李成柏始终坚守着秘书的“四严”原则,这四条原则如同他职业生涯的指南针,时刻指引着他前行:严把方向,确保工作的正确性;严负其责,对每一项任务都全力以赴;严谨细致,对待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而严守纪律,更是他坚守的底线,尤其是嘴严,做好保密工作,这是他作为秘书的首要职责。
楚君从未担任过秘书职务,自然对其中的门道知之甚少。他只是单纯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处理工作中的事务,从未想过背后还有如此复杂的职业规则和纪律要求。
他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但表面上仍保持着镇定,回应道:“好的,李主任,我知道了。谢谢您通知我。”
挂断电话后,楚君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坐在办公桌前,望着窗外的蓝天,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几分紧张。他知道,这次谈话可能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自从县委调研组回到县里不久,县委便正式下发了一份关键文件——《关于县委调研组对各乡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这份文件宛如一面雕琢精美的镜子,清清楚楚地映照出各乡在各项关键工作推进过程之中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存在的种种挑战与难题。它全面总结了各乡过往的工作进展情况,又为未来的工作勾勒出了清晰的方向,堪称各乡改进工作、迈向新征程的重要指引与参考。
文件末尾,浓墨重彩地表扬了亚尔乡,如同在宏伟画卷上点下最亮眼的一笔。调研组对亚尔乡在多个关键领域所展现出的卓越成就给予了盛赞。
亚尔乡的党组织建设成果斐然,党组织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凝聚力与战斗力与日俱增,犹如强劲的引擎,有力地推动着乡村向着繁荣昌盛稳步迈进。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上,亚尔乡始终保持着积极探索创新的昂扬姿态,如同勇立潮头的弄潮儿,敢于引入先进思想与前沿技术,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跃升,为乡村发展筑牢根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