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会场,语重心长地说:“接下来,我想着重探讨一下在当前撤乡并镇改革浪潮中,大家最为关切的话题——人员分流与下岗再就业问题。改革如汹涌澎湃的浪潮,许多人站在浪尖,心中满是忐忑,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和个人前途忧心忡忡。但今天,我有几番肺腑之言,希望能为在座的各位拨开云雾,带来一线希望与信心。”
“同志们,经济是社会发展之根基,犹如大厦之基石,稳固而关键。如果我们铆足了劲儿,全力以赴地推动经济增长,在两个乡积极地引入更多的企业入驻,那就业岗位便会如春日破土的竹笋,生机勃勃地涌现出来,下岗再就业的难题也将随之迎刃而解。新办的乡镇企业,宛如嗷嗷待哺的雏鸟,急需大量懂技术、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才来充实羽翼。阿乡长分管乡镇企业,他是这场变革的亲历者,对其中的甘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的见解弥足珍贵,值得我们认真聆听、细细斟酌。待会议结束,大家不妨与阿乡长单独深入交流一番。”
“再看亚尔乡,今年新增 12 家乡镇企业,像一颗颗璀璨的新星,照亮了乡村发展的夜空,新增就业岗位 221 个。如今,亚尔乡种地的大多是中老年人。这是为何?只因年轻人怀揣着对新生活的向往,纷纷投身到工厂之中,开启了全新的职业生涯。亚尔乡人均收入从去年的 1150 元,一跃攀升至 2200 元,排名全县第一。虽然值得欣喜,但也不必过于沾沾自喜。亚尔乡人均收入的飞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人口基数较低这一客观因素。只是,现在我内心着实发愁,种地的青壮劳力捉襟见肘啊!”
“两乡政府的撤并,牵扯到的就是减员增效。这不仅是为了适应改革的需要,更是为了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楚君顿了顿,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减员增效,不是简单的人员削减,而是一场深度的自我革新,是对组织的重塑,是对每个人的重新定位。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干部都要有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强的执行力。我们要用效率说话,用成绩证明。在工作中,大家的表现至关重要。只要你工作积极主动,即使你有离开的想法,我也不会让你走。反之,如果你工作上不思进取,办事拖拖拉拉,即使你想留下,我也会劝你离开。”
“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分流人员的安置工作。他们是我们乡镇建设的功臣,是改革的参与者。我们不能让他们在改革的大潮中迷失方向。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再就业的培训,为他们创造再就业的机会,让他们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继续为乡镇的发展贡献力量。这也就是刚才我说,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原因,这两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大家不要一谈到人员分流就心惊胆战。只要我们把经济搞上去,把乡镇企业做大做强,再就业就不是问题,尤其是对能力强的政府工作人员来说,机会只会更多。”
“在政府部门工作,稳定是最大的优势,但想要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人渴望挣大钱,完全可以到企业去闯荡。虽然风险较大,但收益也更高。亚尔乡政府前段时间已经有两位同事辞职回乡,村里办了自己的企业,现在这两家企业都是亚尔乡的明星企业,产值稳定,安全达标,个人收入比政府办事员强了不止一星半点二儿。这两人我就不提名字了,大家都是本乡本土的,一问都知道的。”
“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在这场改革中取得成功。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繁荣的乡镇。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迎接这个新的时代。”楚君的声音充满了力量和信心,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楚君的声音如沉稳的钟声,回荡在会议室的空气中:“同志们,接下来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策大乡政府的搬迁事宜。搬迁之前,党政办与财务室要携手合作,共同肩负起财产清查这一重任。这是一项繁杂而细致的工作,必须有条不紊地推进,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井然有序。此事由策大乡党政办主任吴克建同志,将作为牵头人,负责这项至关重要的财产清查工作。财产清查工作非常重要,来不得半点麻痹大意,出了问题我就拿吴主任问话。”
吴克建坐在会议室的一角,听见书记的点名,吴克建点头答应了。
“吴主任,财产清查完了以后,你要和玉素甫主任协商,共同研究哪些办公用品需要搬迁,哪些物品需要滞留的。对于那些滞留的物品,我们必须确保每一件都妥善安置,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损失。对于你们那些暂时用不上的办公设备,我们将把它们集中存放到亚尔乡的库房里,登记造册,随用随取。”
“后面面临就是策大乡的人员过来而来,亚尔乡的办公室就显得捉襟见肘。亚尔乡政府新建办公大楼,目前我们所用的正前方的办公室马上就要拆除。这意味着,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暂时集中到两边的办公室办公。这样一来,办公用房变得更加紧张。包括我在内,所有人都将安排三到四人共用一个办公室,我和耿书记也将共用一个办公室。虽然条件会有些艰苦,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只是暂时的安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