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轻工展销会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新风”团队内部激起了层层涟漪。这是官方组织的、面向全省甚至邻省客商的大型交易会,是展示实力、寻找客户、建立渠道的绝佳平台!如果能在这个舞台上崭露头角,“新风”就能一举跳出江州,真正在省级层面打开局面!
林凡立即召集全体核心成员开会,将参展定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这次展销会,是我们‘新风’成立以来最大的机遇,也是最大的挑战!”林凡目光扫过围坐在后的每一张脸,语气凝重而兴奋,“全省有点实力的厂家、商家都会参加,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们必须拿出最好的产品,做出最充分的准备,一炮打响!”
目标明确:不惜成本,在展销会上树立“新风”品牌形象,争取批量订单,建立全省销售网络。
接下来的半个月,“新风商贸行”进入了战备状态。林凡坐镇指挥,统筹全局。
产品方面,精益求精。 王淑芬和孙姨带领两名女工,动用最好的广州面料和辅料,日夜赶工,精心制作了男女衬衫、连衣裙、西装裤等共计三十套“白金系列”精品样衣,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确保做工无可挑剔。苏晚晴则负责磁带和电子产品的筛选,她从广州带回的“精品带”中再次优中选优,挑出音质最纯净、歌曲最流行的二十盘作为展示样品;电子表、计算器也挑选外观最新颖、质量最稳定的各二十件。所有参展商品都配上了苏晚晴精心设计的“新风”标签和产品说明卡。
展示方面,别出心裁。 林凡深知,在众多展位中脱颖而出,光有好产品不够,还得有吸引眼球的展示方式。他借鉴了广州市场的经验,决定打破常规。他让陈远找人定制了几个简易的服装模特架(用竹篾和布料糊成),让王淑芬将“白金系列”样衣熨烫平整后穿在模特架上,立体展示,远比平铺在摊位上更直观。他还特意买了一面大镜子立在展位旁,方便顾客观看上身效果。对于磁带,他咬牙买了一台全新的“熊猫牌”双卡录音机,接上两个大喇叭,循环播放精选的粤语流行金曲,用音质和“新潮”吸引客流。
宣传方面,准备充分。 苏晚晴负责撰写宣传材料。她不仅准备了详细的产品目录和价格单,还别出心裁地用手绘的方式制作了几张“流行趋势预告”海报,上面画着广州最新的服装款式简图,并配上了从李志峰那里得到的最新港台歌曲排行榜名单,营造出“新风”引领潮流的形象。林凡还赶印了五百张简单的“新风商贸行”联系名片,准备广泛散发。
人员方面,精兵强将。 参展团队由林凡亲自带队,苏晚晴作为主力讲解和洽谈员(她心思细、表达好),陈远负责安保和物流,苏明作为技术顾问(负责讲解电子产品)。王淑芬和孙姨留守江州大本营,保障日常运营和生产。
策略方面,层次分明。 林凡制定了详细的报价策略:零售价(标价,体现品牌价值)、批发价(针对小商户,有起批数量)、大宗订货价(针对大型单位或外地大客商,可面议)。目标是争取批发和订单,零售只是点缀。
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展销会开幕的日子终于到了。
展销会设在省城新建的工业展览馆,气派非凡。一大早,展馆外人头攒动,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各地客商提着大包小包,涌入展馆。空气中弥漫着激动和竞争的气息。
林凡团队早早来到分配给他们的展位——位置不算最好,在展厅中段靠边,但大小合适。四人迅速行动,布置展位:挂上红底白字的“江州市新风商贸行”横幅,摆好穿着样衣的模特架,安装好录音机播放音乐,将磁带、电子表等小商品在玻璃柜台内摆放整齐,贴上手绘海报……一切井然有序。
相比周围许多展位简单地将商品堆在桌子上的粗放式陈列,“新风”的展位显得格外清爽、专业、有格调。尤其是那台播放着悠扬粤语歌的录音机和立体展示的服装模特,很快吸引了过往客商的目光。
“哟,这家的衣服样子挺新颖啊!”
“这歌没听过,挺好听的,是啥牌子?”
“看看这电子表,款式还真不少。”
好奇的人们开始围拢过来。苏晚晴立刻进入状态,落落大方地向顾客介绍产品特点、面料成分、歌曲背景,回答各种问题。她语调温柔,解释耐心,很快就赢得了不少好感。林凡在一旁观察,适时地与一些对批量订货表现出兴趣的客商交换名片,初步接洽。
开幕后第一个小时,“新风”展位前始终保持着较高的人气,询价、试听、记录联系方式的人络绎不绝。带来的产品目录和名片发出了不少。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展馆内人流量达到高峰,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斜对面一家来自省城本地的“金花服装厂”展位,凭借国营大厂的实力,展位面积大,服装种类多,价格也压得低,吸引了大批采购商。旁边一家省五交化公司的展位,电器品种齐全,也分流了不少客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