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的决心,如同在黑暗中点燃的火把,照亮了前路,却也灼烧着每一个人的心。江州店铺抵押的信件已经寄出,苏晚晴怀着沉重的心情,开始逐一联系预售客户,坦诚沟通,承诺赔偿。每一次电话,每一次写信,对她都是一次煎熬,但想到林凡坚毅的眼神和那句“信誉没了才是真正的破产”,她便强迫自己用最诚恳、最专业的态度去面对。
林凡则像一头被困的猎豹,焦灼却又异常冷静地寻找着突围的路径。苏明带回的消息,证实了赵国华企图李代桃僵的阴谋,这既是危机,也蕴含着转机。关键在于证据和时机。
这天下午,林凡把自己关在办事处里间,对着那堆散发着霉味的破烂工装,一遍遍地翻找、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线索。苏晚晴处理完手头的客户沟通,端着一杯热茶走进来,看到林凡蹲在地上,眉头紧锁,手指因为反复翻捡粗糙的布料而磨得发红,心疼不已。
“先喝点水吧,别急,慢慢找。”她把茶杯递过去,声音温柔。
林凡接过茶杯,温热透过杯壁传来,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他抬头看了苏晚晴一眼,她眼中的担忧和鼓励,像一缕清风,拂过他心头的焦躁。
“必须找到点东西。”林凡喝了一口水,声音沙哑,“光靠推测不行,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证据,才能反击,才能争取周明彻底倒向我们。”
苏晚晴点点头,也蹲下身,拿起一件工装仔细查看。她的手指纤细,触摸布料时格外轻柔仔细。忽然,她的指尖在一件工装的领口内侧,摸到了一点异样的硬物。
“林凡,你看这里!”她低声叫道。
林凡立刻凑过去,只见苏晚晴用手指轻轻抠着领口内衬的一个线缝处,里面似乎夹着什么东西。她小心翼翼地用指甲挑开几个线头,从里面取出了一个被折叠成小块、边缘有些磨损的牛皮纸片!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激动。林凡小心地展开纸片,上面是用蓝色圆珠笔写的几行字,字迹潦草,像是仓促间写下的:
“货已换,标记‘振’字右上角加点。小心赵,车站王。”
短短十几个字,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重重迷雾!
“货已换”——直接证实了调包!
“标记‘振’字右上角加点”——这是识别被调包正品的暗记!
“小心赵,车站王”——指明了幕后黑手(赵国华)和具体执行人(车站姓王的)!
“这……这是谁留下的?”苏晚晴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肯定是周明厂里的人!而且是对周明忠心或者对赵国华不满的人!”林凡眼中精光爆射,“他冒着风险留下这个,是在帮我们,也是在自救!这说明,周明厂里不是铁板一块,赵国华的手段不得人心!”
这个小小的纸片,成了扭转战局的关键钥匙!
“太好了!我们有证据了!”苏晚晴喜极而泣,连日来的压抑和委屈仿佛找到了宣泄口。
林凡紧紧攥着那张纸条,如同攥着救命稻草。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
“光有这个还不够。”林凡沉声道,“这是间接证据,赵国华完全可以抵赖。我们需要更直接的证据,比如……人赃并获!”
“人赃并获?”苏晚晴疑惑。
“对!”林凡思路越来越清晰,“赵国华不是想用我们的货冒充他的货低价倾销吗?他肯定要尽快出货!我们只要盯紧他的仓库,在他交易的时候,连同他印的假标签、假包装一起抓现行!再加上这张纸条和可能的证人(比如留下纸条的人),就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可是……我们怎么知道他什么时候出货?又怎么抓现行?”苏晚晴问。
“这就需要周明的配合了!”林凡嘴角露出一丝冷峻的笑意,“现在,该轮到我们主动出击了!”
他立刻让苏晚晴去邮电局,给温州周明发了一封加急电报,内容极其简短,却暗藏玄机:“暗记已悉,王事可证。盼速联,共商对策。林。”
电报里点明了“暗记”和“王事”(指车站姓王的),既是表明已掌握关键信息,也是试探周明的态度和决心。
发完电报,剩下的就是焦灼的等待。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漫长。林凡和苏晚晴守在办事处,无心做其他事,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那封可能改变命运的回电上。
傍晚时分,邮电局终于传来了消息——有温州来的加急电报!
林凡和苏晚晴几乎是跑着去的邮电局。拿到电报纸,林凡的手微微颤抖。展开一看,上面只有更简短的一行字:
“明日午时,镇海楼茶室,面谈。周。”
周明同意见面了!而且是在温州!这表明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联手对抗赵国华了!
“他答应了!”林凡长长舒了一口气,压抑在心头的巨石仿佛被移开了一半。他看向苏晚晴,眼中充满了激动和感激,“晚晴,多亏了你!是你找到了那张纸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