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岗厦村项目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在十二月凛冽的空气中显得格外刺耳。陈远一把抓起听筒,电话那头传来村委联络员老李急促而带着一丝慌乱的声音:
“陈经理!不好了!村东头王老板那个‘富华苑’工地……停工了!工人堵在村委会门口讨薪呢!王老板……好像跑路了!”
陈远心头一沉:“王老板?那个搞小商品批发的?他也在岗厦村拿了地?”
“可不是嘛!”老李声音发苦,“就比你们晚签了半个月!拿了块边角地,位置没你们好,但价钱也不低!听说钱都是东拼西凑借的,还挪用了厂里的流动资金!现在政策一收紧,银行催贷,他那小厂子资金链断了,工地停了,材料款也付不出……人找不着了!这下可好,留下一堆烂摊子!”
几乎在同一时间,林凡在上海浦东临时办事处的传真机,吐出一份来自广州赵晓芸的加密简报:
“林总,急报!天河区国土局今日发布公告,首批‘土地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名单公布!三家本地小型开发商因‘违规转让’、‘资质不全’被勒令暂停项目,接受调查!其中‘宏发地产’老板已被控制,项目彻底烂尾!冼村周边地块交易陷入停滞,观望情绪浓厚!”
紧接着,北京张薇的加密电报也送达:
“林总,洼里乡风向突变!区调查组进驻后,乡里几个之前阻挠我们的‘能人’(指王有财等人)被查出违规承包集体土地、伪造手续等问题,已被带走协助调查!乡党委刘书记压力巨大,私下表示所有未完善手续的‘合作开发’项目一律暂停审查!本地几家小开发商闻风丧胆,纷纷撤资离场!”
坏消息如同三九天的寒风,从深圳、广州、北京三个方向同时灌入“新风”总部。林凡站在巨大的中国地图前,手指划过这三个被红圈标注的城市,眼神凝重如铁。政策收紧的风暴,如同无形的巨手,开始无情地挤压市场泡沫。首当其冲的,便是那些根基浅薄、资金链紧绷的中小开发商。
“林子,这风……刮得邪乎啊!”苏明刚从浦东回来,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和一丝后怕,“我在上海也听说了!浦东那边,好几家小公司,之前跟风高价拿地,现在政策一复核,要么资质不过关,要么资金证明有问题,项目直接卡死!有一个老板,听说昨晚在黄浦江边站了半宿……唉!”
唐国栋推了推眼镜,语气沉重:“意料之中。这些中小开发商,很多都是半路出家,抱着炒地皮、赚快钱的心态进来。资本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政策稍有风吹草动,便是灭顶之灾。这次调控,就是一场大浪淘沙!”
林凡沉默着,走到窗前。窗外,江州城华灯初上,一片安宁景象。但地图上那三个城市传来的消息,却勾勒出一幅资本寒冬下的残酷图景:跑路的老板,烂尾的工地,讨薪的工人,被带走的“能人”……政策微调引发的连锁反应,正以雷霆之势,清洗着地产行业的底层生态。
“行业洗牌开始了。”林凡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洞察未来的冷峻,“这不是偶然,是必然。过热的市场需要降温,混乱的秩序需要整顿。那些靠关系、靠胆大、靠高杠杆玩火的,注定要被淘汰出局!”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核心成员——苏晚晴、苏明、唐国栋、陈远(刚赶回)、李律师、老周,以及新加入的地产事业部骨干们。
“这对我们,是挑战,更是机遇!”林凡的眼中,锐利的光芒再次亮起,“挑战在于,政策环境趋严,审批流程拉长,不确定性增加。但机遇在于——市场在出清!竞争对手在减少!优质资源在暴露!”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点敲在深圳岗厦村、广州天河冼村的位置:“岗厦村那个跑路的王老板,留下的烂摊子,村里急于处理!冼村周边,那些被查处的项目地块,政府需要接盘侠!这些地块,位置可能不如我们锁定的核心区,但价格必然大幅缩水!而且,经过这轮整顿,村集体、地方政府会更倾向于选择有实力、有信誉、合规经营的大企业合作!”
他看向陈远:“陈远,你立刻返回深圳!岗厦村那边,王老板留下的地,想办法接触!姿态放低,强调我们‘新风’的实力和解决遗留问题的诚意!价格,可以狠狠压!但手续必须合规,绝不留后患!”
“明白!林哥!”陈远眼中燃起斗志。
“晓芸!”林凡看向广州方向,“广州那边,你盯紧国土局公布的烂尾项目!特别是天河区,冼村周边的!摸清情况,评估价值,准备材料!一旦有处置消息,第一时间介入!我们要当‘白衣骑士’,不是去捡破烂,而是去整合资源!”
“是!林总!”赵晓芸的声音透过电话线传来,干脆利落。
“北京那边……”林凡沉吟片刻,“洼里乡暂停就暂停。张薇,你保持与区里和刘书记的沟通,表达我们规范经营、长期投资的意愿即可。重点转向关注周边区域,有没有类似受政策冲击而出让的优质地块!北京市场,我们战略不变,但战术要更灵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