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插进锁孔时,吴梦琪的手腕还在发颤。转了三圈才拧开,门轴 “吱呀” 一声呻吟,像在替她叹口气。楼道里的声控灯应声亮起,暖黄色的光打在她湿透的衬衫上,洇出的深色水痕像幅潦草的地图 —— 从环球金融中心到长江索道,再到枇杷园火锅,最后跌跌撞撞回到这里。
出租屋在老居民楼的八楼,没电梯。她扶着楼梯扶手往上爬,每级台阶都在脚下发出空洞的回响。帆布包带在肩膀上勒出的红痕火辣辣地疼,里面的加密 U 盘和湿哒哒的笔记本互相摩擦,发出细碎的声响。爬到六楼时,她听见楼下传来收摊的动静,是卖抄手的张阿姨推着小推车回家,车轱辘碾过石子路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推开出租屋的门,一股混合着火锅底料和旧书的气味扑面而来。这是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单间,墙皮有些剥落,吴梦琪用磁器口买的蜡染布遮住了斑驳的角落。窗户正对着洪崖洞的背面,此刻灯火璀璨,层层叠叠的吊脚楼在夜色里像座发光的城堡,却把她的小屋衬得愈发昏暗。
她没开灯,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光踢掉帆布鞋。鞋里的水顺着鞋口淌出来,在地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她赤脚踩在冰凉的木地板上,走到窗边拉开窗帘,洪崖洞的灯火瞬间涌进来,照亮了屋里的狼藉:书桌上堆着半人高的销售资料,椅背上搭着没来得及洗的西装外套,墙角的纸箱里塞满了磁器口的麻花包装袋和客户赠送的纪念品。
“啪嗒” 一声,她按开台灯。暖黄色的光晕圈住书桌一角,照亮了桌角的相框 —— 那是她大学毕业时的合影,穿着学士服的她站在图书馆前,笑得露出八颗牙,怀里抱着厚厚的《销售心理学》。照片里的阳光落在她脸上,和现在眼底的疲惫形成刺目的对比。
吴梦琪瘫坐在椅子上,把帆布包拽到腿上翻找。湿冷的文件、皱巴巴的纸巾、还有那枚磕出裂缝的手机都被她扔在桌上,最后手指触到个硬壳封面的东西。她心里一动,把它从包底掏出来 —— 是本封面印着 “重庆大学” 校徽的笔记本,边缘已经磨得发白,塑料书脊裂了道缝,露出里面泛黄的纸页。
这是她的 “销售梦想笔记本”。大学时攒了两个月零花钱买的,当时觉得硬壳封面够结实,能陪她从校园走到职场。她捧着笔记本,指尖抚过校徽上凹凸的纹路,突然想起买它那天,室友笑她 “搞销售还这么文绉绉”,她当时把笔记本往怀里一抱:“这是我的通关秘籍!”
台灯的光晕落在笔记本上,她深吸一口气,翻开封面。第一页贴着张便利贴,是大学导师的字迹:“销售的本质是信任,真诚是最好的话术。” 便利贴边角已经卷翘,墨迹却依旧清晰。吴梦琪的指尖轻轻按在 “真诚” 两个字上,纸页上还留着她当年用荧光笔划出的痕迹,亮粉色的线条在灯光下泛着旧时光的暖。
扉页上,她用加粗的马克笔写着两行字:“用真诚打动客户,用专业赢得尊重。” 字迹带着大学生特有的稚嫩,笔画用力到几乎划破纸页,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表情,嘴角翘得老高。她盯着那行字,突然想起写这句话的场景:那是大三选修的销售课,导师让每个人写下自己的职业信条,她在图书馆熬了通宵,改了五遍才定下这两句,当时觉得这就是销售的全部真理。
笔记本的第二页是她做的 “销售偶像档案”。贴着董明珠的剪报,旁边写着 “铁娘子的韧性”;画了个简笔画的李嘉诚,标注 “诚信为本”;甚至还有本地火锅店老板的名字,写着 “张叔说:火锅要熬,客户要捂”。她当时采访学校附近的火锅店老板,听他讲如何用二十年时间把路边摊做成连锁品牌,记了满满三页笔记,最后总结:“慢慢来,比较快。”
“慢慢来……” 吴梦琪低声重复着,指尖划过纸页上的褶皱。现在的职场哪容得她慢慢来?张莉伪造聊天记录只花了一晚,王强做出停职决定只用了十分钟,李伟散布谣言的速度比轻轨穿楼还快。她花三个月调研的磁器口试点方案,抵不过一张模糊的截图;她熬夜算出的供应链数据,不如张莉在王强面前的几句软话。
她往后翻,看到大学时做的模拟销售案例。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客户需求、谈判策略、应急预案,甚至连 “客户可能提到的反对意见” 都列了十条,每条后面都跟着详细的应对话术。其中有个案例是 “如何说服固执的老客户尝试新产品”,她写的策略是 “带客户去生产基地实地考察,用真诚打消顾虑”,还画了个大大的对勾。
可现实是,她带赵总助理去磁器口考察了三次,每次都提前两小时到现场调试设备;她把潼南柠檬基地的调研报告改了七遍,里面附着农户的手写证词;她甚至记得赵总无意中提过喜欢老茶馆,特意去山城步道拍了三十张照片做方案素材。可这些真诚的细节,最终却成了张莉口中 “花里胡哨” 的罪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