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磁器口,青石板路还浸在晨雾里,陈老板的麻花作坊就亮起了昏黄的灯。吴梦琪举着手机站在门口,镜头里,陈老板正弯腰搬起五十斤重的面粉袋,手臂上的青筋绷得发亮。“陈叔,您慢点儿,我先拍您发面的特写。” 她压低声音喊,生怕打断匠人清晨的专注。
为了拍好 “重庆味道寻味记” 系列首支短视频,吴梦琪前一天特意跟陈老板约好,要记录麻花制作的完整流程。从凌晨发面、揉面,到清晨搓条、炸制,再到上午撒料、装袋,每个环节都藏着老手艺的讲究。她蹲在面案旁,镜头紧紧跟着陈老板的手 —— 粗糙的掌心反复揉搓面团,每揉一下就发出 “砰砰” 的闷响,面粉在晨光里扬起细雾,落在靛蓝色围裙上,像撒了层薄雪。
“要揉够 120 下,面才筋道,炸出来的麻花才脆。” 陈老板的声音带着清晨的沙哑,手里的动作却没停。吴梦琪赶紧打开手机录音,把这句方言解说记下来。她知道,短视频要打动人,靠的就是这些真实的细节 —— 不是精致的摆拍,而是老匠人日复一日的坚守。
上午十点,第一锅麻花终于下锅。滚烫的菜籽油泛起油花,陈老板把搓好的麻花条轻轻放进锅里,瞬间响起 “滋滋” 的声响,金黄的油泡裹着麻花翻滚,香气顺着作坊的木窗飘出去,引来了早起的游客。吴梦琪举着手机,从不同角度拍摄 —— 油锅里的特写、陈老板翻麻花的手、游客探头张望的表情,每一个镜头都透着鲜活的烟火气。
回到公司,吴梦琪和运营部的小张一起剪视频。背景音乐选了重庆本土乐队的《爬坡上坎》,前奏里的二胡声一出来,就带着浓浓的山城味儿。解说词用的是周叔教的地道重庆话,小张特意用方言配音:“磁器口的麻花,要香得勾魂,脆得掉渣。陈老板做了三十年,还是老方子、老手艺 —— 面要揉够 120 下,炸要守够 3 分钟,芝麻要撒得匀匀的,差一步都不行。”
画面剪辑得节奏明快:开头用 “凌晨 4 点的面案声” 抓耳,中间穿插揉面、炸制的特写,结尾镜头拉远,陈老板把刚出锅的麻花递给游客,游客咬下一口时满足的笑容,配上字幕 “这就是重庆老街的味道”。晚上八点,短视频准时发布在抖音 “老街味道联盟” 账号上,吴梦琪守在手机旁,手心都有些出汗。
最初的半小时,播放量只有几千,评论区里零星几条 “想吃” 的留言。吴梦琪没急着推广,反而把视频转发到联盟商户群里。周叔第一个评论:“拍得好!我刚才看评论,有游客说明天要来我摊位吃酸辣粉!” 陈婆婆也发来微信:“我把视频转发到小区群了,邻居都问哪里能买麻花!”
转机出现在晚上十点。一位重庆本地美食博主偶然刷到视频,转发时配文 “这才是磁器口该有的味道,不是游客街的流水线货”,短短十分钟,播放量就从 5 万涨到 15 万。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 ——“重庆人认证!陈老板的麻花我从小吃到大”“求购买链接!下个月去重庆旅游想带几袋”“能不能网购?外地馋哭了”。
吴梦琪赶紧趁机在评论区回复:“关注联盟公众号,线上商城即将上线,全国可邮!” 她还把公众号二维码贴在视频结尾,引导用户关注。到凌晨时,短视频播放量已经突破 50 万,公众号新增粉丝 3000 人,后台全是咨询商城上线时间的留言。小张兴奋地拍着桌子:“梦琪姐,咱们火了!好多企业客户都私信问能不能定制员工福利!”
趁热打铁,吴梦琪在公众号推出 “关注抽礼盒” 活动。活动规则很简单:关注公众号并留言 “我最爱的重庆味道”,就能参与抽奖,奖品是 100 份主题礼盒 ——50 份洪崖洞礼盒(含周叔酸辣粉、陈婆婆凉糕),50 份解放碑礼盒(含老陈柠檬膏、陈老板麻花),全是联盟的招牌产品。
活动刚推出两小时,留言就突破 2000 条。吴梦琪和小张坐在电脑前,一条条翻看留言:“我最爱的是酸辣粉,每次回重庆都要吃三碗”“柠檬膏配凉糕绝了,求中奖”“支持老手艺,希望商城早点上线”。看着这些真诚的留言,吴梦琪心里满是期待 —— 线上商城还没上线,就有这么多人关注,只要保持这个热度,上线后肯定能迎来订单爆发。
可就在下午两点,后台突然涌入大量投诉。红色的 “投诉” 提示在屏幕上不断弹出,标题全是 “活动造假”“根本抽不到奖”“联盟骗人”,短短半小时就有 500 多条。小张的脸色瞬间白了:“怎么回事?咱们还没开始抽奖,怎么就有人说造假?”
吴梦琪心里一沉,赶紧点开一条投诉详情。内容写着:“关注后留言,等了一小时都没收到抽奖链接,肯定是内定了奖品,骗子!” 她再点开其他投诉,发现内容几乎一模一样,连标点符号都没差多少。更可疑的是,这些投诉账号的头像大多是系统默认图,昵称都是 “用户 XXX”,一看就是新注册的小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