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航后第三日的清晨,皇城的朱雀门刚卸下门闩,一道青金色的身影就落在了城墙下。
萧承宇抱着三域镜,镜身的银光在晨雾中泛着温润的光。苏清禾站在他身侧,盲眼处的青纱沾着些许露水,圣女玉佩的暖光透过纱层,在石板路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萧承漠扛着银弓,箭囊里的新箭在晨光中闪着冷光,宁承焕和真周显紧随其后,几人身上还带着极北冰原的寒气,却已被皇城的烟火气冲淡了大半。
“按青铜镜的线索,守镜人据点应该在‘老槐街’的尽头。”真周显扶了扶眼镜,手里捏着一张泛黄的纸条——那是他从雪村老守镜人遗物里找到的据点地址,“纸条上说,门口有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门环是青铜的,刻着‘守’字。”
众人穿过熙攘的早市,叫卖声、马蹄声混杂着包子铺的热气扑面而来。萧承漠忍不住抽了抽鼻子:“还是皇城好,极北那地方,除了冰就是风,闻着都冻得慌。”
“别大意。”萧承宇的目光扫过街边的茶摊,一个正在喝茶的书生突然打了个寒颤,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黑纹,快得像错觉,“老守镜人说皇城有影痕,说不定就藏在这些烟火气里。”
几人走到老槐街尽头,果然看到一棵虬结的老槐树,树底下立着一座不起眼的青砖古宅。朱漆大门斑驳褪色,门环果然是青铜的,上面的“守”字符文被岁月磨得有些模糊,但凑近了看,还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灵力波动。
萧承漠上前敲门,指节刚碰到门环,门环突然亮起一道金光!符文在门环上流转,古宅的墙头上瞬间弹出数十根淬着银光的弩箭,箭头直指众人的眉心,箭杆上刻着同样的“守”字符文。
“谁?”
一道苍老的声音从宅内传来,紧接着,大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老者探出头。他头发花白,手里握着一把青铜剑,剑刃上泛着淡淡的金光,显然是守镜人特制的法器。老者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萧承宇怀里的三域镜上,眉头猛地皱起:“你们身上……有域外的气息。”
“前辈是皇城守镜人?”宁承焕上前一步,青金色的龙力在掌心凝聚了一瞬,又很快散去,“我们是从极北来的,带了三域镜,还有雪村老守镜人的消息。”
“雪村?”老者的眼神更警惕了,青铜剑往前递了半寸,剑尖几乎要碰到宁承焕的胸口,“老槐上周刚传信说雪村无事,你们突然带着镜子来,还沾着这么重的浊气——上周我这据点,刚丢了半本《影痕秘录》。”
萧承宇心里一沉。《影痕秘录》是守镜人记载影痕弱点的典籍,丢了半本,意味着影痕的秘密可能已经泄露。他刚想解释,苏清禾突然上前一步,将掌心的圣女玉佩举到老者面前。
玉佩的暖光在晨雾中亮起,与门环上的“守”字符文产生了共鸣。古宅墙头上的弩箭“咔哒”一声收起,青铜门环的金光也渐渐黯淡。老者握着剑的手松了松,目光落在玉佩上,又看了看苏清禾盲眼处的青纱,语气缓和了些:“圣女玉佩……你是守镜人的圣女?”
“晚辈苏清禾。”苏清禾微微躬身,“雪村的老守镜人已经仙逝了,临终前让我们带三域镜回皇城,说这里有影痕的源头。”
老者沉默了片刻,侧身让开门口:“进来吧。我姓陈,是皇城守镜人的据点管事。”
众人走进古宅,院子里种着几株海棠,花瓣上还挂着露水。陈老关上大门,反手在门后按了一下,地面突然升起一道刻满符文的石墙,将大门彻底挡住——这是守镜人的防御机关,一旦启动,外面的人就算拆了门,也进不来院子。
“坐。”陈老指了指堂屋的石凳,自己则坐在主位上,青铜剑靠在腿边,“你们在极北遇到了什么?老槐他……”
“老丈是为了护雪村,灵力耗尽牺牲的。”真周显的声音有些哽咽,从包袱里掏出老守镜人的青铜镜,“这是他留下的信物,说皇城的影痕,可能比极北更危险。”
陈老接过青铜镜,指腹摩挲着镜面上的符文,眼眶微微发红。他深吸一口气,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放在石桌上打开——里面是一小撮黑色的鳞粉,颗粒极细,泛着淡淡的邪气。
“你们看看这个。”陈老推了推布包,“皇城近三个月,已经出了十七起‘官员失魂案’。被找到时,人还活着,但眼神空洞,问什么都不答,过个三五天,就会突然暴毙,尸体上就沾着这种鳞粉。”
萧承宇用指尖捻了点鳞粉,指尖立刻传来一阵刺骨的寒意——这邪气,和周隐袖口露出的黑色鳞片一模一样!
“周隐。”萧承漠咬牙道,“肯定是那杂碎干的!他在极北被我们打跑,说不定早就回皇城了,用这鳞粉害人!”
“不止。”陈老摇了摇头,拿起布包,“这种鳞粉里混着影痕的气息,失魂的官员死前,眼底都会出现黑纹,和古籍里记载的‘影痕入体’症状一模一样。我怀疑,有人在刻意用官员的命养影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