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过后,年味一天比一天重。街道上的人多了起来,虽然大家手里拎着的东西不多,但脸上多少带着点节日的表情。合作社门口排起了长队,人们拿着各种票证,希望能买到计划内的年货。猪肉是别想了,能有点定量增加的菜油、白糖,或者凭特殊供应的条子买到一点冻鱼、干海带,就算是很不错的年货了。
李振邦和小陈的日常工作里,多了许多和年关有关的内容。他们要配合街道,检查各个公共单位的防火措施,尤其是仓库、礼堂这些地方。要去督促一些工厂和单位,落实好假期值班安排。还要处理因为年关而多起来的各种小纠纷。
腊月二十五,李振邦去城北机械厂检查安全工作。厂里大部分车间已经放假,只有少数工人在做设备检修和维护。他在厂区里遇到了韩工程师。韩工还是穿着那件旧棉袄,正和几个留厂的技术员一起,围着一台老旧的机床讨论着什么。
看到李振邦,韩工走过来打招呼。他的脸色比上次见到时好了一些,但眼里的血丝还是很重。“李同志,来检查安全啊?”
李振邦点点头:“韩工,还没休息?”
韩工指了指那台机床:“这台老爷车,老是出问题,趁放假检修一下,看看能不能再改进改进,开年生产任务重。”他顿了顿,又说,“年前街道给送了点慰问品,谢谢你们关心。”
李振邦看了看那台布满油污的旧机器,又看了看韩工和他身边那些年轻技术员专注的神情,心里有些感慨。这些人,是真的把工厂当成了自己的家。
离开机械厂,李振邦又去了第三钢铁厂。钢厂不能停产,高炉依然在运转。厂区里显得比平时安静些,但核心岗位都有人坚守。雷队长穿着大衣,正在各个车间巡视。看到李振邦,他大步走过来,用力握了握手。
“李同志,过年好!”雷队长的嗓门还是那么大,“放心,厂子里我都安排好了,保证不出岔子!”
李振邦说:“辛苦雷队长和同志们了。”
雷队长摆摆手:“辛苦啥,应该的。”他压低声音,“那个刘建明,我们盯着呢,没发现什么异常。不过你放心,不会放松。”
腊月二十八,下了一场大雪。公安局组织干警上街扫雪。李振邦和小陈拿着铁锹,和同事们一起,把公安局门口和附近主要街道的积雪清理干净。路过的人们看到,都会打个招呼,或者说声“辛苦了”。
扫完雪,李振邦去了一趟王大娘家。他带去了局里发的一点年货,一小包花生和几块水果糖。王大娘正在家里蒸馒头,屋子里弥漫着面粉的香气。看到李振邦,她很高兴,非要让他带几个刚出锅的馒头回去。
“我一个人吃不了这么多,”王大娘说,“你拿去,和同事们分着吃。”
李振邦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他看到炕上已经做好了三件棉衣,整整齐齐地叠放着。王大娘注意到他的目光,轻声说:“赶在年前做完了,已经交到街道去了。”
从王大娘家出来,李振邦手里拎着还温热的馒头,心里暖暖的。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关,这一点馒头,代表的是一份很重的情谊。
除夕这天,李振邦值班。局里比平时安静很多,只有几个值班的同志。电话铃声也少了。傍晚时分,食堂准备了年夜饭,比平时丰盛一些,有猪肉白菜馅的饺子,还有一个小炖菜。周队长也来了,和大家一起吃了顿饭。
吃饭的时候,周队长举着搪瓷缸,里面是白开水。他说:“同志们,这一年大家辛苦了。我以水代酒,敬大家一杯。希望明年,战争结束,国家建设得更好,咱们的工作也能轻松点。”
大家都举起缸子,默默地喝了。气氛有些凝重,但也很坚定。
吃完饭,李振邦回到值班室。窗外,零星的鞭炮声比前几天密集了些。他拿出笔记本,开始写值班记录。写了一会儿,他停下来,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在这个团聚的夜晚,他一个人坐在值班室里,但并不觉得孤单。他知道,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有很多人像他一样,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有工厂里值班的工人,有在医院值班的医生护士,有在部队执勤的战士,还有在街道巡逻的民兵。
晚上九点多,电话铃响了。是下面派出所打来的,说有两个邻居因为放鞭炮的事情吵起来了,差点动手,请局里派人去处理一下。李振邦和小陈立刻出警。
到了现场,那两家人还在互相指责。原来是一家的孩子放鞭炮,吓到了另一家生病的老太太。事情不大,但双方都在气头上。李振邦把他们分开,分别做工作。他对放鞭炮那家人说:“过年高兴,放鞭炮可以,但要考虑邻居。老人家身体不好,受不得惊吓。”又对另一家人说:“大过年的,孩子也是图个喜庆,不是故意的。互相理解一下。”
经过一番劝说,两家人总算平息了怒气。放鞭炮那家的家长向对方道了歉,并表示会管教孩子。事情解决了,李振邦和小陈回到局里,已经快十一点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