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去也出不去,娄小娥昨晚肚子大出血,现在能走动已经算不错了。
打扫完后,最后在小丫头的欢呼声中,李元华把买的两个大红灯笼挂了上去。
不知不觉天色暗了下来,李元华从楼梯上走下来,冲旁边的娄小娥竖起大拇指,夸道:
“不愧是我媳妇,这灯笼挂得就是漂亮!”
“别贫嘴了,赶紧吃饭吧,今天二十九,明天初一,这两天要早吃饭。”娄小娥抿嘴一笑,瞪了他一眼。
李元华弯下腰,做出行礼的样子,逗趣道:“遵命!老佛爷!”
逗得娄小娥一阵轻笑。
旁边的何雨水也笑得合不拢嘴,只有小丫头睁着亮晶晶的眼睛,一脸懵。
二十九做饭要早,据说是因为明朝土家族士兵奉命去东南沿海抗倭,军令紧急,就提前过年,奔赴前线。
士兵英勇作战,立下赫赫战功,后人为纪念这次出征,便把年节提前,成了习俗。
这事李元华听他爹说过,后面就不知道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传到四九城成了习惯。
既然这是抗倭的习俗,李元华当然不会违背。
晚饭很简单,都是现成的,娄小娥和小丫头坐在桌边等着吃。
他和何雨水这个小厨娘在里面忙活着。
“雨水在吗?”外面传来一大妈的声音。
何雨水皱着眉头从屋里探出头,语气不太好,“一大妈找啥?”
一大妈笑着回答:“这不是老易跟你哥已经说好了嘛,今年过年咱们还跟老太太一起过吗?”
何雨水撇了撇嘴:“是不是还得加上贾家?”
一大妈一脸懵,“对!以前不都是这么过的吗?”
“那我不去了!”
停顿了一下,又冷冷地说,“咱们三家一起过年,你们家出白面,聋老太等着吃现成的,我傻哥出肉,而且还是很多。”
“贾家呢?就拿一棵白菜来,贾家五口人,咱们这边五个人,您觉得这公平吗?”
“还有!饭做好后贾家都干啥?一大妈,每次跟贾家过年你能吃饱吗?”
那位大妈愣住了,何雨水说得对,贾家五口人就来了一棵白菜,他们夫妻出白面,傻柱出肉,人数最多反而出得最少,吃完还总说饭菜难吃。
偏偏每次吃饭,贾张氏吃得最多。
说实话,她本也不想跟贾家一起过年,可眼下更糟,贾东旭直接给她们签了养老协议,不叫上贾家实在说不过去。
大妈原本的笑容没了,叹了口气,“雨水,你晚上就在元华这儿吃吧。”
何雨水点点头,“我本来就想在元华哥这儿吃。
跟贾家一起过年,大妈您别嫌我说话难听,说不定哪天就能被气出病来。”
望着大妈离去的背影,李元华微微一笑,“我还第一次见你这么生气,看来每年都被贾家气得不轻!”
“哼!贾家就是贪吃鬼,端着碗吃饭,放下碗就骂人!”
“贾张氏是边吃边骂,特别是饭菜都是我傻哥做的,能不气吗?”
说话间,前院突然热闹起来,接着一群人进了后院。
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老熟人郑朝阳、郝平川,还有一个长相和穿着都挺不错的女子,颜值跟自家娄小娥差不多,但气质差远了。
李元华心里琢磨,这应该就是铁三角最后的主角白玲了!
她旁边还跟着街道王主任和几个工作人员。
“你们这是……”李元华上前一步,满脸疑惑。
“元华,这是四九城总警局的人,专门来给你送锦旗的!”王主任热情地解释。
“锦旗?”李元华恍然大悟,应该是赵天来了。
“对!李元华,咱们又碰面了!你的事迹传遍四方,我们随便一问,哪儿都能听到你的故事!”郑朝阳走上前,笑容满面地说。
“都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李元华轻轻松松地摆了摆手。
郑朝阳感叹道:“小事?但‘力所能及’这四个字,很多人做不到,你却做到了,我对你更加刮目相看了!”
“真的不考虑来我们警局吗?平级调动,给你个副队长的位置,怎么样?”
李元华摇了摇头:“谢谢好意,当警察不是我的梦想,我最想的是跟我爸一样,当个救死扶伤的医生。”
郝平川咧开嘴笑:“看吧老郑,我就说这小子不会答应,这次你输了!”
郑朝阳没理郝平川的玩笑,叹了口气:“行吧,还是那句话,什么时候想来就告诉我。”
他们两人的对话让院子里的人羡慕不已,四九城总警局的小队长,李元华竟然就这么轻易地拒绝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听这话,好像他不止一次拒绝了,要是换作他们,早就高兴得不得了,说不定还会拿贾张氏出出气。
旁边的王主任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话,她本来想让李元华进警局,但一听他的理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警局的职位虽然高,但也危险,现在局势动荡,说不定哪天就出事了。
医生这个职业好,既得名又安全,仔细分析一下,李元华的选择是对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