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鼎悬浮于葬道古墟死寂的虚空,鼎壁布满裂痕,墨玉莲烙印光华黯淡,如同劫后余生的巨兽,无声喘息。古墟之外,粘稠的葬灭黑潮如同被无形堤坝阻挡的死亡之海,无数怨魂凝聚的巨爪徒劳地拍打着看不见的屏障,发出无声的怨毒嘶嚎,却无法寸进。
古墟之内,时间仿佛凝固。巨大如山的青铜碎片静静悬浮,表面斑驳的锈迹与深刻的裂痕诉说着难以想象的古老与沧桑。灰白色的混沌气流在碎片间缓缓流淌,散发出一种奇异的、混合着极致葬灭悲凉与混沌归源生机的双重道韵。这片虚空,如同狂暴葬道迷涡中一处被遗忘的、矛盾的孤岛。
“师尊,您感觉如何?”林渊的意念在鼎内空间响起,带着关切。他正全力调动渊鼎内残存的混沌祖气与归源世界本源之力,修复着鼎壁的裂痕,滋养着墨玉莲烙印。九品墨玉莲扎根世界核心,莲瓣舒展,贪婪地吸收着从古墟中渗透进来的灰白混沌气流。那气流中蕴含的古老葬灭道则,被归墟莲子所化的深渊之眼谨慎地吞噬、解析,部分化为精纯能量反哺鼎身,部分则融入莲台,让墨玉莲的归墟道痕更加深邃内敛。莲台之上,归墟莲子缓缓沉浮,内部黑洞漩涡的旋转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古意。
帝祖的紫金帝魂虚影悬浮于魂阳中心,双目微阖。古墟中弥漫的奇异双重道韵,如同最上乘的悟道灵泉,包裹着他的魂体。那新生的、流淌着紫金与混沌归源道痕的法则神链,在葬灭道韵的“重压”与归源道韵的“滋养”双重作用下,正进行着最后的淬炼与稳固。每一次道韵的冲刷,都让神链更加坚韧,紫金光芒更加纯粹内敛,散发出的包容天地的帝威更加浩瀚深沉。
“无妨。”帝祖缓缓睁开双眼,紫金帝眸中神光湛然,比之前更加深邃,“此地道韵,于吾新道大有裨益。葬灭为锤,归源为炉,吾魂体根基已固,只待重塑帝躯。”他目光投向古墟深处,那残灵最后意念指引的方向,“墟心祭坛,归源之钥…在吾帝血烙印之中…”
“弟子为您护法,先稳固境界,再探不迟。”林渊意念沉稳。
“时不我待。”帝祖魂音低沉,带着一丝决然,“那残灵意念耗尽,引路神光已散。此古墟看似平静,然屏障之外黑潮虎视眈眈,深处恐另有玄机。既已至此,当速探究竟!那‘归源之钥’,或与吾等所求之终极归源大道有莫大关联!”
师徒二人心意相通,不再迟疑。渊鼎收敛光华,如同幽灵般,沿着灰白气流的流向,朝着古墟核心区域,无声而迅疾地遁去。
古墟内部的空间远比入口处广阔深邃。漂浮的巨大青铜碎片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隐隐形成某种古老而玄奥的阵列。碎片之间,灰白气流如同脉络,构成一张复杂庞大的能量网络。越往深处,青铜碎片越发巨大、古老,其上残留的葬纹也更加繁复深邃,散发出的葬灭道韵也更加沉重、纯粹,几乎要将虚空都冻结、埋葬!若非有那丝丝缕缕的混沌归源道韵调和,此地恐怕比外界的葬灭黑潮更加凶险!
渊鼎在碎片迷阵中穿行,林渊的意识高度集中。他操控着渊鼎,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散发着强烈空间扭曲或道则陷阱气息的区域。九品墨玉莲烙印微微发光,归墟道痕流转,如同最敏锐的探测器,解析着前方道则的流向,指引着相对安全的路径。帝祖则闭目感应,以自身魂阳深处那点葬道烙印为引,捕捉着那冥冥中与“墟心祭坛”同源的微弱波动。
遁行许久,穿越了无数如同星辰墓场的巨大青铜碎片阵列。前方灰白气流骤然变得浓郁、粘稠,如同奔腾的河流,朝着一个方向汇聚!
嗡!
一股难以言喻的、更加古老、更加宏大的气息扑面而来!压迫感陡增!
渊鼎穿过最后一片如同巨碑般矗立的青铜碎片屏障,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
古墟的最核心处,竟是一片相对空旷的圆形虚空!虚空中,灰白气流如同实质的液体,缓缓旋转,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的中心,矗立着一座祭坛!
那祭坛通体由一种更加深邃、更加古老的暗青铜色神金铸成,其上布满了比外围碎片更加繁复、更加玄奥的葬灭神纹!祭坛呈三层圆台状,自下而上逐渐收拢,每一层边缘都镶嵌着九颗早已失去光泽、如同黑洞般的巨大宝石残骸。祭坛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由最精纯葬灭道则凝聚而成的灰色尘埃,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死寂。
而在祭坛的最顶端,最核心的位置,并非供奉神像或祭品之处,而是一个深深的、仅有巴掌大小的**凹槽**!
那凹槽的形状,极其古怪!它并非规则的几何图形,而是由无数扭曲的、仿佛大道伤痕般的线条勾勒而成,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矛盾与痛苦感!凹槽边缘,残留着极其微弱、却无比精纯的混沌归源道韵波动!这波动,竟与帝祖魂阳深处那点葬道烙印,以及林渊渊鼎本源的气息,隐隐呼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