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谢家客厅里灯火通明,南嘉站在茶几前,手里拿着一份策划书,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连小念安和小卫国都被抱在怀里,眨巴着眼睛看着妈妈。
“有个好消息要宣布。”南嘉微笑着看向小九,“出版社已经敲定了《萌版本草纲目》的出版计划,我们决定做两个系列——”
她竖起两根手指:
“第一,Q版萌系,面向普通大众,让不懂医的人也能轻松入门。”
“第二,精细专业版,附带详细注解,适合医学院学生和从业者参考。”
小九的金色妖瞳瞬间亮了起来,尾巴在身后不自觉地晃了晃(虽然现在是人形)。谢爸爸一拍大腿:“好!我就说咱们家小九是块料!”
谢爷爷捋着胡子点头:“这精细版得给我留十套,老战友们早就惦记了。”
小九抱着画本,金色妖瞳亮晶晶的,尾巴在身后轻轻摇晃(虽然现在是人形,但开心时还是会不自觉地晃尾巴)。
南嘉继续道:“不过,出版只是第一步。我想做的,是让这个事活起来,不仅能传播中医药文化,还能帮到更多人。”她看向谢妈妈,眼神认真,“妈,我记得您说过,妇联那边有很多妇女在家没工作,缺乏收入来源,对吧?”
谢妈妈点点头:“是啊,现在日子好了,但很多家庭主妇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南嘉微微一笑:“所以,我打算成立三个小组,让这些阿姨们也能参与进来!”
第一组:线装书制作组——传统工艺的复兴
南嘉翻开策划书的第二页,上面画着线装书的制作流程:“我们可以请心灵手巧的阿姨们用传统工艺装帧小九的画作,做成限量珍藏版。”
她看向谢爷爷:“爷爷,我记得您的老战友张阿姨是古籍修复局的退休专家,她不是总抱怨退休后没事做吗?她可是顶尖的裱糊师傅!”
谢爷爷捋了捋胡子,笑道:“没错!那老婆子手艺确实好,当年故宫的《*乐大典》修复,她可是主力!”
南嘉点头:“我们可以请她带队,教一些有兴趣的阿姨学习线装书制作。这不仅能让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还能让她们有一份收入。”
小九兴奋地举手:“我可以给每本限量版画专属的扉页签名!”
第二组:文创产品组——让草药拟人走进生活
南嘉又翻到下一页,上面画着绣品、陶瓷杯垫、药香书签的草图:“我们可以把小九的草药拟人图变成日常用品,比如绣品、杯垫、书签,甚至药香包。”
她笑着看向谢妈妈:“妈,您上次不是说赵婶绣的牡丹能在黑市换十斤粮票吗?如果让她绣小九画的‘甘草爷爷’,肯定更受欢迎!”
谢妈妈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妇联那边好多姑娘绣工都不错,就是缺个好花样。”
小九立刻蹦起来:“我可以专门设计几个适合刺绣的简化版图案!”
第三组:药材科普体验包——让知识触手可及
南嘉最后翻到策划书的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药材标本和漫画说明书:“我们还可以做药材科普体验包,搭配真实药材标本和小九的漫画说明书。”
她看向谢爸爸:“爸,部队后勤部不是有一批淘汰的密封罐吗?正好可以用来装药材标本,既环保又实用。”
谢爸爸哈哈一笑:“没问题!我明天就去打招呼,那批罐子放着也是放着。”
南嘉又补充道:“另外,妈,您可以在妇联组织一些阿姨,做一些药包。比如安神的、驱寒的,搭配我们的新书发布时赠送,或者和药店联名售卖。”
谢妈妈连连点头:“这法子好!既能帮她们创收,又能推广中医药知识。”
谢爷爷拍板:“这事就这么定了!南嘉负责出版和策划,小九专心创作,儿媳妇去妇联组织人手,我去找张阿姨谈线装书的事!”
谢爸爸也笑道:“后勤部的罐子包在我身上!”
小九抱着画本,感动得眼眶微红:“谢谢大家……我一定努力画!”
南嘉揉了揉他的头发:“这是全家人的事业,我们一起加油!”
(几个月后,《萌版本草纲目》正式出版,线装珍藏版被抢购一空,草药拟人绣品成了外宾最爱的伴手礼,而药材体验包更是走进了全国的中小学课堂。那些曾经没有收入的阿姨们,如今都成了“谢氏文创”的骨干员工。)
——传统文化,从此有了新的生命力。
客厅里的氛围因南嘉突然严肃的语气而安静下来。灯光映照在她坚定的面容上,她看向谢爷爷,声音沉稳而清晰:
“爷爷,这些文创和出版项目,我们要挂在军区名下。”
谢爸爸一愣,放下手中的茶杯:“军区名下?为什么?”
南嘉目光沉静:“现在形势虽然好转,但有些事还不明朗。我们的文创涉及中医药知识,又是与传统工艺结合,未来可能会有政策风险。如果挂在军区名下,一来能保证项目稳定推进,二来也能给参与的军属和退伍军人多一份保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