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林也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点头附和,他的思路更偏向于策略与步骤:
“元直兄所言,乃是立足当下、洞察时情的务实之策。
陆兄你着眼的是千秋万代、理性清明的理想世界,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林由衷敬佩。
然当务之急,乃是在这虎狼环伺的乱世中迅速站稳脚跟,积蓄足以自保并能图谋发展的力量。
借助民间自发或……被引导的信仰之力,实为一条无可替代的捷径。
只要我等自己心中有杆明秤,持身以正,不行欺瞒榨取之事;
不沉溺于虚妄的崇拜,始终以实绩惠民,便无伤大雅,甚至利大于弊。
倒是……玄德公那边的观感与猜忌,确需谨慎应对,必须寻得合适时机;
以恰当的方式,向其坦诚说明我等的本心与方略,消除可能存在的隔阂。”
华佗一直沉默倾听,苍老的眉头始终未曾舒展,此刻他捻着胡须;
神色肃然,声音带着行医者特有的严谨与对生命的敬畏:
“元直、德儒二位先生所言,立足于当下时局与功利实效,确有其道理,老朽明白。
然,吾行医数十载,足迹遍及南北,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那些借鬼神之名、行敛财害命之实的所谓‘仙师’、‘神棍’;
如汉中五斗米道之流,以符水惑众,视人命如草芥,实乃民生之大蠹,社稷之毒瘤!
我向来深恶此道,坚信医者当以仁心仁术为本,导人向实,而非诱人入虚。
渊儿能于这骤然降临的‘盛名’之下,保持此等难得的清醒与惕厉之心;
不为虚妄光环所迷惑,坚守医者、乃至人者的本分与良知,不为超然之物所异化,为师……心甚慰之。”
老人的话语,清晰表明了他内心深处更倾向于陆渊那份超越时代的清醒与谨慎。
朱富作为常年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的商人,思考角度更为直观和实际,他挠了挠头,带着几分憨直坦诚道:
“公子,说句掏心窝子的实在话,这世上多少人,从公卿将相到江湖术士;
绞尽脑汁、耗尽钱财,恨不得把自己包装成天神下凡、星宿转世而不可得。
您倒好,对这凭空掉下来、旁人求之不得的‘神仙美名’,反倒避之唯恐不及,剖析得如此深刻,担忧得如此深远……
虽然老朱我脑子转得慢,一时还想不透这其中全部的精微关窍;
但我的直觉告诉我,您这份异于常人的清醒和远见,绝非坏事!”
陆渊的目光如同静水深流,缓缓扫过马车内每一张熟悉的面孔——
师父华佗眼中那份历经沧桑的慈祥与洞悉世事的睿智;
徐庶眉宇间凝聚的深邃思虑与审慎权衡;
崔林身上那股不羁的豪迈与对理想的热忱;
以及朱富脸上毫无保留的质朴与发自肺腑的忠诚。
他将每个人的反应、每一份支持与疑虑都真切地看在眼里,胸中暖流与沉重责任感交织翻涌。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车厢内凝聚的信任与期待一并吸入肺腑;
声音沉稳如磐石,清晰如玉石相击,仿佛要将接下来的每一个字,都牢牢镌刻在众人的灵魂深处:
“诸位的拳拳心意与真知灼见,陆渊已深切领会,铭感于心。
我今日不惜冒昧,执意剖析此虑,最根本的期许;
便是希望在我们这个初生的团体核心,能就此等关乎根本方向的问题,达成一个历经风雨亦不动摇的共识——
那便是,无论外界如何喧嚣鼓噪,无论名利如何诱人,我等自身;
尤其是决策核心,万不可被虚妄的名声与不切实际的幻想带偏了航向,迷失了初心!”
他话语微顿,眼神在这一刻变得如同出鞘的宝剑,锐利无匹,坚定无比;
仿佛要在这迷惘的乱世黑暗中,亲手点燃一盏指引前路的明灯:
“故此,趁此机会,我必须要为我们未来的事业,立下一个行事的核心准则!
此准则,望诸位不仅谨记于心,更需身体力行,贯彻始终——”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劈开混沌、不容置疑的决绝力量;
一字一句,如同惊雷炸响在狭小的车厢之内:
“那便是:实践,乃检验真理之唯一标准!”
这短短十二个字,组合在一起,却蕴含着一股摧枯拉朽、颠覆认知的磅礴力量!
它如同九天惊雷,在徐庶、崔林、乃至华佗的心湖中轰然炸响,震得他们心神摇曳,思绪翻江倒海!
这是一种他们闻所未闻,剥离了一切玄虚与权威,直指万物本质的强悍论断!
陆渊环视着众人脸上难以掩饰的震惊与恍然,继续阐述,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这意味着,从今往后,在我们内部,一切决策对错、方略得失;
乃至我陆渊今日所言、明日所行,皆不可盲从,不可因身份而轻信!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坚实依据,以产生的实际效果为最终准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