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曹文诏那份关于“蛇纹令牌”和“武清侯资敌”疑云的八百里加急密奏,如同一声惊雷,送到了他的案头!
看完密奏,崇祯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拿着奏章的手都在微微发抖!通敌?!还是牵扯到勋贵和外戚?!这比十个流寇作乱更让他感到恐惧和愤怒!这是动摇国本,践踏他朱家江山根基的大罪!
“查!给朕彻查!”崇祯猛地将密奏摔在桌上,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尖利,“曹化淳!立刻给朕密查武清侯府!还有那个杜勋!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但……不许声张!”
他首先想到的是皇家的颜面和朝局的稳定,此事必须暗中进行。
随即,他又看向那份关于林慕义的纷乱奏报,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这个林慕义,竟然能牵扯出如此骇人听闻的线索?他到底是个祸害,还是个……能臣?
沉吟良久,崇祯提起朱笔,在一份空白的特旨上,缓缓写下:
“兹尔林慕义,前守吴庄,力抗强虏,忠勇可嘉。着即擢升为河南都指挥佥事,充参将,仍领振明军,镇守豫北。然当体念时艰,谨守臣节,与曹文诏部同心戮力,共御外侮,不得再生龃龉。所需粮饷,着河南布政使司酌情拨付。钦此。”
这是一道充满矛盾和张力的旨意。明升暗抚,既肯定了林慕义的战功,给了他名分和一定的自主权,又严厉警告他“谨守臣节”,并要求他与曹文诏“同心戮力”,还将粮饷的皮球踢给了地方。这典型地反映了崇祯此刻纠结、猜忌又不得不倚仗的复杂心态。
当这道旨意和崇祯对武清侯府秘密调查的指令,分别从京师发出时,吴庄堡外的僵局,以及那隐藏在战争背后的巨大阴谋,都即将被这股从权力中心掀起的暗流,推向一个更加不可预测的方向。
林慕义站在堡墙上,望着北方曹文诏依旧森严的营盘,又望向京师的方向。他并不知道那道决定他暂时命运的旨意正在路上,也不知道他投出的石子已然在朝堂激起了怎样的暗涌。
他只知道,惊蛰已过,春雷待发。而他,必须在这天地变色、雷霆将至的前夜,握紧手中的刀,为自己和这支追随他的军队,在那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中,寻到那一线生机。
接下来的,不再是简单的守城与攻城,而是更深、更暗、也更加凶险的权谋与力量的角逐。
喜欢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