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利俄斯之手”,K-73小行星带,“旅者号”科考船。
这几个关键词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废弃涵洞内激起层层涟漪。希望与危险交织的光芒,照亮了每个人眼中压抑的火焰。一艘现成的、可能修复的星舰,其诱惑力足以让他们甘冒奇险。
但“赫利俄斯之手”绝非善地。根据墨从黑市探听来的零碎信息,这个走私集团以手段狠辣、行事诡秘着称,核心成员多是亡命之徒,与多个外星势力有着不清不楚的瓜葛,甚至传闻他们背后有官方某些派系的影子。与他们打交道,无异于与虎谋皮。
“直接接触风险太大,”陆清玄沉吟道,指尖无意识地在潮湿的地面上划动着,“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据点,更不清楚他们的交易习惯和底线。贸然上门,很可能被吞得骨头都不剩。”
“需要……一个中间人?或者……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诱饵’?”晴川虚弱地提出建议,她虽然恢复了不少,但长时间的思考依旧让她感到疲惫。
“诱饵……”陆清玄眼中光芒一闪,看向了露娜,“露娜,你找到的那些关于‘星骸生物’和‘未知能量风暴’的数据,足够具体吗?能否分析出一些……规律,或者弱点?”
露娜闭上眼睛,仔细回忆并处理着那些庞杂的数据碎片。片刻后,她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数据……不完整……‘星骸生物’的描述很模糊……像是由……岩石、金属和……纯粹能量构成的……聚合体……对常规能量武器……抗性极高……而且能……在真空中……高速移动……”
“能量风暴……更像是……某种……引力潮汐和……高能粒子流的……混合体……波动没有……明显规律……但‘赫利俄斯之手’的日志里……提到他们的飞船……屏蔽层在特定频率下……衰减得……特别快……”
虽然信息依旧残缺,但已经勾勒出了K-73区域的大致危险轮廓。这些信息,对于任何想要前往该区域的人而言,都至关重要。这,或许可以成为他们的“敲门砖”。
“不够,”陆清玄摇了摇头,“仅凭这些模糊的信息,不足以让他们重视。我们需要更具体、更有价值的东西。”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墨,“墨,能否想办法,从‘赫利俄斯之手’内部,获取更核心的信息?比如,他们筹备第二次打捞行动遇到的真正困难,或者……他们对‘旅者号’上某样特定东西的兴趣?”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任务。“赫利俄斯之手”的老巢,其防卫必然远超“锈蚀隧道”。
墨的阴影沉默地波动着,似乎在评估风险与可能性。许久,一道冷静的意念传来:“可以……尝试。需要……时间……定位……渗透。”
“小心为上,安全第一。”陆清玄郑重叮嘱。
接下来的几天,团队进入了更加紧张的备战状态。
陆清玄和晴川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修炼中。陆清玄的真元恢复到了五成左右,金丹愈发凝实,对能量的掌控也更加精细。他开始尝试将修真法门与这个世界的能量特性结合,摸索更具隐蔽性和效率的运用方式。晴川的进步更是显着,“生命源泉”的强大效力在她体内完全化开,不仅修复了受损根基,甚至让她的修为隐隐有了一丝精进,对能量感知和操控的灵敏度更胜往昔。
露娜则成为了临时的“技术分析师”。她将墨可能需要的潜入路线规划、信息窃取的关键节点(如通讯服务器、项目日志库等)、以及可能的警报系统规避方案,整理成尽可能简洁明了的心印信息流,传递给墨。同时,她也开始利用有限的资源,尝试编译一些基础的信号干扰和伪装程序,以备不时之需。
墨的行动则完全转入地下。他的阴影如同真正的幽灵,在城市最阴暗的角落、数据流最混乱的节点间穿梭。他不再满足于道听途说,而是开始主动追踪与“赫利俄斯之手”相关的资金流向、物资采购清单(尤其是星际勘探和打捞设备)、以及某些加密通讯的微弱信号源。
这个过程充满了未知与危险。有一次,墨在潜入一个疑似与该集团有关联的地下数据中继站时,险些触发了某种基于量子纠缠原理的报警系统,幸亏他及时化作纯粹的信息流散开,才躲过一劫。还有一次,他试图跟踪一个集团中层头目,却被对方身边一个似乎能感知能量异常的改造人护卫察觉,被迫远遁。
但墨的耐心与能力超乎想象。经过数日不眠不休的追踪与渗透,他终于锁定了一个极有可能的目标——“赫利俄斯之手”位于城市第七区边缘、伪装成一个大型废弃车辆拆解厂的地下据点之一。这里并非他们的总部,但据墨观察,负责K-73项目的一个技术评估小组和一支外围行动小队常驻于此。
是夜,月黑风高。
拆解厂外围看似松懈,只有几个无精打采的守卫和几条电子猎犬。但墨的阴影感知告诉他,地下空间的防卫等级极高。多重能量屏障、生物运动传感器、热成像扫描、甚至还有针对高维能量波动(类似他的弦影跳跃)的抑制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