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遗迹的观测平台,寂静如亘古冰封的墓穴。唯有“灰尘号”引擎冷却时发出的细微嗡鸣,以及几人动力甲生命维持系统的规律轻响,证明着此方死寂中尚存一丝生机。远方那庞大的白色构造体——或许该称之为“方舟”的主体——如同沉睡的太古神只,其表面流淌的能量光带缓慢变幻,每一次明灭都仿佛遵循着宇宙呼吸的节拍。
陆清玄收回望向方舟主体的目光,转而审视他们所在的这片平台。平台边缘被无形的力场屏障隔绝,之外便是吞噬一切的虚无。平台表面光滑如镜,除了他们来时的接驳口,仅在中央位置,孤零零地矗立着一座造型简洁、泛着哑光金属色泽的锥形结构,高度约三人,顶端悬浮着一颗缓慢旋转的、拳头大小的多面体水晶。
这似乎是此地唯一的交互点。
“检测到临时访客权限。可访问区域:回响之殿(外围档案库)。是否接入?”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再次直接作用于意识,来源正是那座锥形结构。
回响之殿?外围档案库?
这无疑是了解“守望者”文明,乃至补全“钥匙”信息的绝佳机会!
“接入。”陆清玄以神念回应。
锥形结构顶端的水晶旋转速度微微加快,投下一道柔和的光柱,在几人面前形成一道稳定的光门。光门内部光影流转,看不清具体景象。
“我先探路。”陆清玄示意晴川和露娜稍候,自己则毫不犹豫地迈入了光门。墨的阴影无声无息地附着在他的影子上,随之而入。
穿过光门的瞬间,并无空间转换的眩晕感,仿佛只是走过一道普通的门廊。但眼前的景象已然大变。
他们置身于一个无比广阔、无法看到边际的殿堂之中。脚下并非实体地面,而是由流动的、如同液态光银般的能量构成,每一步踏下都会漾开圈圈涟漪,却奇异地提供着坚实的支撑。殿堂上方没有穹顶,只有无尽的、模拟着某种奇异星空的投影,那些“星辰”并非静止,而是在缓慢地移动、演化,仿佛在快进播放着宇宙的变迁。
而最令人震撼的,是充斥于整个殿堂的、无数漂浮着的光团。这些光团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如同夏夜旷野中飞舞的流萤,又如同宇宙初开时散逸的星云种子。每一个光团内部,都隐约可见复杂的符号、流动的图像或是难以理解的能量纹路在生生灭灭。
这里,就是“回响之殿”?这些光团,就是“守望者”记录的档案?
陆清玄尝试将神识探向最近的一个淡蓝色光团。
神识接触的刹那,并非信息洪流的冲击,而是一段极其清晰的、带着冰冷客观视角的影像:
一颗生机勃勃的翠绿色星球,其海洋与大陆的轮廓在视野中迅速放大。智慧生命建造的城市如同藤蔓般与自然完美融合……紧接着,三颗银白色的“月亮”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星球轨道上……星球表面的灵气开始变得“温顺”且“规律”……文明的发展轨迹似乎被无形的手悄然拨动,最终走向了某种高度统一、缺乏个体张扬的形态……影像标注着时间戳和星球坐标,以及一个冰冷的标签——“观测序列:第七千三百四十二号试验场,生态型引导,阶段三,稳定。”
陆清玄心中剧震!这分明是地球,或者说,是无数个与地球类似、被“观测者”(泽塔)选为“试验场”的星球之一的命运缩影!“守望者”竟然一直在记录着这一切?!
他立刻将神识转向另一个散发着不安的暗红色光团。
影像切换:
那艘庞大、不对称的活体战舰再次出现,它正在用某种绿色的腐蚀性能量束,缓慢地“融化”一颗气态巨行星的卫星,似乎在汲取着什么……影像标注:“威胁档案:收割者文明(代号:‘噬星者’),掠夺式进化,确认与‘观测者’存在低概率协同关系。”
收割者?噬星者?又一个强大的外星文明!而且可能与泽塔有关联?
陆清玄如同一个闯入宝库的饥渴旅人,神识在不同的光团间飞速跳跃。
他看到了一些文明在“观测者”引导下走向僵化乃至消亡的记录;也看到了一些文明在发现真相后奋起反抗,最终却被无情“净化”的悲壮史诗(其中就有“星火”组织的模糊影子);他还看到了关于宇宙中各种奇异现象、危险星域、远古遗迹的探索档案;甚至还有一些关于生命形态进化、意识本质、高维空间理论的艰涩研究片段……
信息量庞大到难以想象!这“回响之殿”简直就是一个缩小的宇宙图书馆!
然而,随着探查的深入,陆清玄也发现了问题。他能读取的这些光团,似乎都局限于“外围档案”。许多更核心、能量波动更内敛的光团,他的神识根本无法穿透,被一层无形的权限壁垒阻挡。而且,所有关于“守望者”自身历史、技术核心、以及那完整“钥匙”信息的记录,似乎都存放在那些被封锁的核心区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