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标准时……二又四分之三个标准时……
万识殿如同风暴眼中最后的孤岛,在愈发凝固、冰冷的规则之海中艰难维系。混沌光幕的范围已被压缩至紧贴殿壁,光芒黯淡,其上流转的文明景象也变得迟缓、模糊,仿佛随时会定格,然后如烟消散。
陆清玄盘坐于核心之前,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如同经过淬火的精钢,沉静而锐利。他大部分的伤势远未痊愈,但意识在“和谐种子”与外界那“悖论之芽”的持续共鸣下,反而进入了一种奇特的清明状态。
他能“看”到——不是用眼睛,而是通过规则层面的感应——那片被重构的虚空。它整体上依旧呈现出那种令人窒息的、完美无瑕的秩序结构,如同一个巨大无比、精密运转的冰冷机械。
然而,在这机械的内部,在一些极其细微、关乎逻辑判定、信息递归、自指循环的“关节”处,一些不和谐的“杂音”正在滋生、蔓延。
那枚由他植入的“可能性种子”,早已不再是单一的个体。它像一种拥有奇异生命力的信息真菌,在绝对秩序的“钢铁丛林”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寄生与模拟。
它不再直接制造明显的逻辑悖论,那太容易被识别和清除。它学会了伪装,将自己分解成无数更加微小的、近乎无形的“规则变量”。这些变量本身并不违反新规则的表层定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遵守”秩序,但它们的存在,却在更深层的逻辑网格中,制造了无数微小的“弹性间隙”和“模糊地带”。
比如,在一个关于“能量转化效率极限”的定义中,一个变量悄然将“理论极限”附加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基于“系统历史状态与外部信息交互”的动态修正系数。这个系数本身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完全在规则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但它却像一颗种子,埋下了“历史影响未来”、“系统并非完全封闭”的可能性。
又比如,在一个定义“信息熵单向递增”的底层公理旁,另一个变量巧妙地链接了另一个关于“复杂系统自组织临界”的次级规则,暗示着在熵增的大趋势下,可能存在局部的、暂时的“负熵”涌现现象。这种链接本身逻辑自洽,却无形中松动了“热寂”作为唯一终局的绝对性。
这些变量单个来看,无足轻重,甚至会被视为系统本身的“背景噪音”。但它们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并且如同拥有集体智慧般,彼此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动与共振。
它们没有去推翻宏大的规则殿堂,而是在其地基的石头缝隙里,悄悄地塞进了属于自己的、充满生机的“苔藓”。这些“苔藓”正在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方式,改变着规则体系的“微环境”。
陆清玄能感觉到,外界的规则重构场,其运行似乎不再像最初那般绝对的“顺滑”。在某些微观层面,出现了一种极其细微的……“粘滞感” 和 “计算延迟” 。就像一台完美的机器,其内部某些齿轮之间,开始出现了微不足道、却确实存在的摩擦。
这种变化,对于追求绝对效率与秩序的“收割者”意识而言,无疑是无法容忍的“性能损耗”!
“它注意到了……”陆清玄忽然低声说道,眼眸中精光一闪。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一股更加集中、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扫描力量,如同无形的探照灯,猛地聚焦于那些“规则变量”滋生的区域!这一次,扫描不再仅仅是观察,而是带着明确的……清除意图!
重构场启动了内部的“杀毒程序”!更加暴戾、更加直接的规则力量,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切向那些被识别出来的“变量节点”!
嗤嗤嗤——!
意识层面仿佛响起了无数细小的、如同电路被烧毁的声音。大量刚刚滋生不久的规则变量,在这针对性的清除下,瞬间湮灭、消散。
“变量在被清除!”露娜紧张地汇报,她的“星语”能捕捉到那细微的信息湮灭波动。
“清除的速度很快……比变量滋生的速度要快!”墨也感知到了局势的不利。
陆清玄的心也沉了下去。果然,仅仅依靠变量自发的滋生,还是太慢了,无法对抗重构场强大的修复能力。
难道……还是要功亏一篑?
就在他心生绝望之际,异变再生!
那些被清除的变量节点,在湮灭前的最后一瞬,并非无声无息地消失。它们如同被踩碎的孢子,竟然将自身最后的结构信息,以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爆发性地辐射了出去!
这些辐射出去的信息,并未携带具体的规则内容,而是蕴含着一种更加本质的……“抵抗”与“变异”的倾向!
这些倾向信息,如同无形的花粉,飘散在规则的“空气”中,竟然……感染了周围那些尚未被变量触及的、原本“纯净”的规则结构!
一些原本绝对中立的逻辑单元,在接触到这些“倾向”后,其内部竟然自发地开始产生极其微弱的、类似的“弹性”或“模糊”倾向!虽然尚未形成完整的变量,但其“绝对秩序”的纯度,已然下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