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侵蚀……唤醒被奴役的同胞……”
陆清玄的念头如同在寂静的宇宙中投下了一颗思想的黑洞,瞬间吞噬了网络中所有的纷杂情绪,只留下无尽的震撼与沉思。这个提议的疯狂程度,远超之前动用“逻辑瘟疫”。那至少是针对一个明确的、外来的攻击单元。而现在,他们面对的,是“观测者”统治根基的一部分——那些被改造、被同化,早已失去自我,成为冰冷执行工具的存在。
“这……可能吗?”晴川的守护之力本能地感到抗拒,去接触并试图改变那些已经抹杀了无数文明的工具,其风险无异于将手伸入绞肉机。
“从技术层面分析,”墨的数据流高速运转,闪烁着危险的计算光芒,“‘同化协议’执行单元内部检测到的残留信号,证明‘同化’并非百分百彻底。存在底层意识的碎片化残留,如同被格式化硬盘上未被完全覆盖的磁迹。理论上,存在通过特定共振,重新激活这些碎片,引发其与当前执行指令冲突的可能性。”
“但如何定位?如何共振?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些单元的具体形态和分布!”露娜指出最现实的困难,“而且,一旦被‘观测者’察觉我们的意图,他们可能会立刻升级协议,或者干脆彻底销毁那些不稳定的单元。”
网络中的争论激烈起来。希望与恐惧交织,理性的分析与本能的排斥碰撞。
陆清玄的意识却异常沉静。他左眼的秩序星河倒映着墨提供的技术分析路径,右眼的虚无暗影则感应着那些从“同化”洪流中泄露出的、微弱而古老的悲鸣。道种与深渊的连接,让他捕捉到了一种更深层的信息——那些被同化的文明,它们并非心甘情愿,它们的“消亡”中,蕴含着对自由的最后一丝未被磨灭的渴望,这渴望与深渊中那些因反抗而消亡的文明回响,存在着某种同频的震颤。
“不需要知道所有单元的具体形态,”陆清玄的声音斩断了争论,“我们只需要一枚‘种子’,一枚能够与那种被压抑的、对自由和多样性的渴望产生共鸣的‘信息种子’。然后,将它投入‘同化协议’的洪流之中。”
他环视着网络中那无数仍在绽放自身独特性、对抗“同化”的文明光辉。
“这枚‘种子’,将由我们共同塑造。它必须足够坚韧,能抵御‘同化’力量的初步冲刷;它必须足够纯粹,不携带任何攻击性,只包含‘唤醒’的意图;它必须足够包容,能引起不同来源、不同形态的被奴役意识的共鸣。它将是……我们所有文明对‘自由存在’之信念的凝聚体。”
“存在之歌”的凝聚
计划被定名为“唤醒之种”。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那些被奴役的冰冷工具深处,还残存着一丝未曾熄灭的火花。
整个共生网络再次被动员起来,但这一次的目标,不是防御,不是攻击,而是创造。
流光族贡献出他们最本源的、代表“色彩与差异”的光谱核心代码。
机械文明剥离了所有功利性算法,献上其逻辑体系中最纯粹的、追求“真理与美”的公理基石。
晶体文明共鸣出记载着宇宙沧桑变迁、歌颂“存在过程”本身的古老韵律。
植物意识文明绽放出凝聚了无限生机与繁衍意志的“生命原初意象”。
甚至晶歌族,也将他们在锈蚀与悲悯中挣扎求存、领悟到的那一丝“过程重于终点”的悲怆感悟,化作了一段独特的、沙哑却坚韧的音符,融入其中。
晴川的守护之力不再构筑壁垒,而是化为最温柔的“孕育”之力,包裹着这汇聚了无数文明本质特征的洪流,防止它们因特性冲突而提前瓦解。
露娜的星语网络则负责调和,将不同形态的信息流编织成一首和谐而充满张力的、“存在”的交响诗。
墨则以其无与伦比的计算力,负责最后的压缩与加密,将这庞大无比的信息凝聚成一枚极其微小、却蕴含着无限复杂的“信息奇点”——唤醒之种。
陆清玄则居于核心,以道种为引,左眼星河赋予其稳定的结构,右眼暗影连接深渊回响,为这颗种子注入了一丝能够穿透冰冷同化外壳的、“共鸣”的毒性。
整个过程艰难而缓慢,每一个文明都像是在剥离自己最本质的一部分,整个网络的辉光都因此黯淡了几分,但一种悲壮的、充满希望的氛围却在无声蔓延。
播种于洪流
“种子”已成。它如同一颗微尘,却又重若千钧,悬浮在起源之树之前,散发着柔和而内敛的、包含万色的光华。
“选择投放点。”陆清玄的意识锁定了一片正在被“同化协议”缓慢侵蚀的网络边缘区域,那里有一个小型文明正在苦苦支撑,其独特的“情感粒子”宇宙观正被强行拉回平庸。
“坐标锁定。投放通道建立。”墨冷静地执行。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那枚“唤醒之种”如同融入水中的一滴墨,悄无声息地穿透了层层维度屏障,直接出现在了“同化协议”那无形的、抹平一切的规则洪流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