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呢,公子?见徐福领了任务,焰灵姬忍不住开口。
马车上已经交代过,既然你要正式些,我便再说一遍。”赢零无奈笑道,调查桑海城溺毙女婴的情况,向我汇报。”
先前巡视东郡时,赢零发现当地盛行溺毙女婴之风,便决定让焰灵姬处理此事。
还有你,少司命。”赢零看向她,既然被阴阳家舍弃,不妨寻找新的意义去拯救那些被遗弃的女婴。”
她也有任务?没有被当作外人。
少司命与赢零对视片刻,轻轻颔首,面纱下的眼眸平静如水。
自小圣贤庄听闻赢零的天下大同之志后,她便不再怀疑他另有企图。
与此同时,荀子凭借儒家广泛的人脉,以其在天下间的崇高威望,召集诸子百家在东郡与赢零会面的消息迅速传遍秦国。
这消息不仅惊动了诸子百家的领袖,也传到了嬴政耳中。
秦国咸阳城。
东郡的消息犹如狂风般席卷大秦朝堂。
嬴政仔细审阅罗网呈上的情报,沉思良久。
朝中百官看到东郡传来的消息,无不震惊。
秦皇嬴政将重任托付九公子赢零,命他平定东郡的六国余孽及诸子百家势力。
然而,赢零并未直接剿灭诸子百家,而是前往小圣贤庄,请出荀子,并召集诸子百家举行会谈。
召开诸子百家会议,究竟意欲何为?
难道要与诸子百家和解?
这怎么可能?
难道赢零不知嬴政素来厌恶诸子百家?
即便诸子百家中人才济济,可被赢零招揽,但农家和墨家又该如何处理?
对于儒家、道家这类怀有政治抱负的学派,嬴政并不担忧,毕竟朝中不乏这两派的能臣。
然而,农家和墨家截然不同。
他们是诸子百家中势力最庞大的门派,门下凝聚了数十万无产无业的底层百姓。
这些百姓对大秦来说是极大的隐患,随时可能引发。
嬴政期望赢零能妥善处理农家与墨家的底层追随者。
然而赢零竟准备与诸子百家商议,如何安置这两派门徒?
收编他们?
谈何容易?这些人既无才干,又无产业,分散各地且人数众多,根本无法吸纳。
若不能妥善解决,这场百家会议只会沦为笑柄。
到头来,嬴政必将对赢零大失所望。
支持赢零继位的大臣暗自摇头,觉得他选错了方向,必定会惹怒嬴政。
昌平君和赵高等人则在暗处讥笑,仿佛已看到赢零惨败的场面。
朝堂之上,丞相李斯微微颤抖,神色严肃。
他强压内心的震动,对赢零的做法并不认同。
但有一件事着实令他震惊
赢零居然请动了恩师荀子出山。
外界普遍以为荀子早已作古,而这位大儒也的确隐居多年。
此刻,荀子竟为赢零打破惯例,不仅亲自出山,还动用儒家庞大的人脉与声望,召集诸子百家与赢零会面。
听闻此事时,李斯简直难以置信。
他的老师作为儒家后圣,地位仅次于亚圣孟子,弟子遍布天下,受其思想影响的百家人物数不胜数。
论影响力,即便是鬼谷子也难以企及。
不过了解内情后,李斯明白了缘由。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样的抱负,足以打动胸怀天下的恩师。
换作是他,若当时在小圣贤庄,恐怕也会被赢零的壮志感染。
但凡读书人,谁能对此无动于衷?
还有那天下大同的理想李斯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赢零隐忍十余年,原以为他心机深沉,怎会怀抱如此天真的幻想?
天下大同,岂是说成就能成的?
龙椅上的嬴政缓缓开口:
大道通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故奸邪不生,盗贼绝迹,夜不闭户。
此谓大同。”
赢零平静地背完这段论述,神色难辨。
众卿,寡人九子赢零胸怀大同之志,甚好。”
大同虽美,终是虚妄。”
昌平君上前进谏:
陛下,赢零公子欲召开百家会议,臣认为不妥。”
农家墨家聚集数十万众,皆是无业游民,实乃大秦之患。”
应以强硬手段,九公子想与之和解,无异于养虎为患。”
臣请派使者前往东郡,阻止公子妄为。”
东郡密报已送达咸阳,各国皆知此事。
嬴政淡然道:小圣贤庄中,荀子公布了赢零的话他有法令可使农家墨家一日消散。”
卿以为,此令为何?
臣不知。”
昌平君躬身:若真有此令,大秦早该根除此患。”
众卿之意?
嬴政目光扫过群臣,李斯上前:臣猜不透公子之策。”
不如静观其变。
若成,当赏;若败,当罚。”
嬴政点头:寡人,只要结果。”
大唐紫寰殿内。
李丽质快步走向李世民,忽见长孙皇后在侧。
李世民手持奏章,拍案叫绝:妙极!这番大同之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