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躬身献策,却见嬴政眸光幽深:爱卿以为,昌平君见自己上榜后,会选择狼狈逃窜?
“又或者,他正在等待寡人东巡之时,趁机执行那筹谋二十余年的青龙计划,意图谋害寡人?”
察觉到君王目光中的冷冽,李斯背后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突然醒悟昌平君确实可能对秦王不利。
这绝非空穴来风。
当初嬴政本想让昌平君留守监国,可对方却坚持推举长公子扶苏坐镇咸阳。
若无异心,昌平君为何非要扶苏监国?
昌平君行为蹊跷,而陛下对此背叛竟毫无意外之色,似乎早已了然于心。
“莫非陛下一早便查明昌平君是幕后主使?”李斯小心翼翼试探。
“寡人曾零查朝中暗涌,却一无所获。”嬴政语气平静,“昌平君之事,是零儿提前告知。”
“九公子?”李斯心头一震。
赢零竟能察觉连罗网与影密卫都未能发现的隐秘?
这位年轻公子不仅情报敏锐,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份赤诚忠心。
“陛下,如今该如何应对?”李斯请示道。
“等。”嬴政望向远方,“等昌平君来取寡人性命。
寡人要当面问他”
“为何背叛大秦?寡人可曾亏待于他?”
话音未落,远处战鼓骤然擂响。
黄金火骑兵阵前,楚军战旗迎风招展。
昌平君联合项氏一族,率领两万精锐直逼御驾。
平原之上,两支大军对峙,昔日君臣隔空相望。
东海县外,肃杀之气弥漫四野。
五千黄金火骑兵金甲熠熠生辉,两万楚军青铜战甲森然排列。
军阵中央,嬴政玄色衣袍翻飞,昌平君锦衣华服腰佩长剑。
二十载隐忍,此刻尽数化为昌平君眼中的快意。
只可惜他并未从帝王眼中看到预期的慌乱。
18 倘若昌平君熊启的心绪能再清晰几分。
此时,秦皇嬴政的目光如刀锋般刺向昌平君,杀意凛然。
“熊启,为何背叛寡人,背叛大秦?”
嬴政将心中积压已久的质问冷冷抛出:
“当年寡人初登大位,朝中有吕不韦专权,后宫有赵姬与嫪毐作乱。
那时,是你选择了寡人,甚至将秦国的楚系势力尽数交付于寡人。
你助寡人平定嫪毐之乱,铲除吕不韦的党羽。”
“是我。”昌平君淡然应答。
“寡人从未忘记你的功绩。
为报此恩,寡人迎娶你的姐姐,将秦国公主许配于你,更封你为秦国右相,权倾朝野,地位仅次于寡人。”
“寡人可曾亏待你?秦国可曾负你?为何要叛?这些年,你又为何暗中布局,危害秦国?”
“嬴政,我知你心中困惑,不解我为何背弃秦国,背弃你。”
昌平君放声大笑:
“若论恩情,当年我助你掌权,确是真心实意,亦看好你的未来。
你对我的回报,同样厚重,从未亏欠。
秦国亦未曾负我!”
“既如此,你为何还要反叛?”
嬴政眸中寒光乍现,杀意与怒意令章邯、盖聂、李斯等人皆心生寒意。
“因我熊启是楚国人,是楚国公子!”
昌平君高声宣告:“秦国未负我,你嬴政未负我,却令我 灭家!”
“仅此而已?”
嬴政瞳孔微缩,难以置信:
“你虽为楚国公子,却是被送至秦国为质。
你虽非生于秦,却长于秦,当年芈月太后待你不薄。”
“不错,我虽非生于秦,却长于秦。
秦国是我的第二故土,有我的至亲与挚爱,我对这片土地亦有深情。”
昌平君似在追忆,叹息道:
“我一度将秦国视为归宿,从未起过二心。
然而当你野心膨胀,妄图横扫六国、灭亡楚国之时,我才明白自己绝不能眼看着故国覆灭。”
“于是,我设计激怒李信,暗中勾结楚国大将项燕,终于让秦军遭受惨败。
我本以为这样能让你打消灭楚的念头,谁料你竟再次调集五十万大军,最终踏平了楚国。”
“之后,为了平息楚地民怨,你又将我派往楚国。”
“嬴政,你可知道,当我回到楚地,看到昔日繁华的都城只剩断壁残垣,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是何等滋味?”
昌平君的双眼燃烧着滔天怒火:
“我恨!我痛!身为楚国公子,我本该扞卫家国,庇佑子民,可楚国的灭亡有我一份罪孽,百姓的苦难亦是我的过错!”
“从那一刻起,面对无数楚人的哭诉,我的心便零底属于楚国。
我发誓要让你嬴政尝尽我所受之苦,亲眼看着秦国崩塌,咸阳化作焦土!”
听完昌平君的话,嬴政、李斯、章邯、盖聂等人终于明白了他叛变的缘由。
“原来如此。
既然你是为了复仇复国,尽管动手。”
嬴政冷冷扫视昌平君及他身旁的卫庄、燕丹、张良、田光等人,傲然开口。
“昌平君,这就是你精心筹备二十余年的青龙计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